上海市人民政府針對位于重要區域廊道上、發展基礎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等5個新城,提出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
3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針對位于重要區域廊道上、發展基礎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等5個新城,提出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到2035年,5個新城各集聚100萬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到2025年,5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達到360萬左右,新城所在區的GDP總量達到1.1萬億元,基本形成獨立的城市功能,在長三角城市網絡中初步具備綜合性節點城市的地位。具體表現為:
一是城市產業能級大幅提升。高起點布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濃度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實現新增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新城中心初步具備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級,新城成為上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五型經濟”的重要承載區和產城融合發展的示范標桿。
二是公共服務品質顯著提高。擁有一批服務新城、輻射區域、特色明顯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高能級設施和優質資源,形成保障有力的多樣化住房供應體系,基本實現普惠性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布局,15 分鐘社區生活圈功能更加完備。
三是交通樞紐地位初步確立。形成支撐“30、45、60”出行目標的綜合交通體系基本框架,即30分鐘實現內部通勤及聯系周邊中心鎮,45分鐘到達近滬城市、中心城和相鄰新城,60分鐘銜接國際級樞紐。
四是人居環境質量不斷優化。形成優于中心城的藍綠交織、開放貫通的“大生態”格局,骨干河道兩側和主要湖泊周邊基本實現公共空間貫通,率先確立綠色低碳、數字智慧、安全韌性的空間治理新模式,新城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現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其中,在強化人才引進政策方面,意見提出,要制定差異化的人口導入和人才引進政策,完善居住證積分和落戶政策,加大新城對緊缺急需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的引進力度,拓寬海外人才引進渠道。探索出臺與中心城區差異化的購房和租賃政策,研究完善租購并舉、租售銜接的人才住房政策。因地制宜制定涉及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人才的一攬子公共服務配套政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