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跟隨四川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兩會,他帶了13份建議,其中一份的內容跟鄉村醫生、鄉村疫情防控有關。
鄉村醫生是中國三級醫療體系的網底,事關8億農民的健康。根據2019年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國有村衛生室61.6萬個,鄉村醫生及衛生員84.2萬人。2019年我國村衛生室的醫療服務量超16億人次,占基層醫療機構服務量的40.8%。
耿福能針對鄉村醫生做過調研,他認為目前鄉村醫生執業存在多個問題,如鄉村醫生專業能力欠缺,普遍學歷較低,技能配置不能滿足臨床所需的現狀;村衛生室基本醫療設施缺失、硬件保障不到位的情況存在,在部分財政困難地區尤為明顯。
2021年1月河北多地的疫情,敲響了農村疫情防控的警鐘。跟城市相比,農村的疾病知識普及率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范防控能力不足。
“我調研了大量鄉村醫生,他們滿懷熱忱愿意參加新冠疫情的防治,但由于鄉村防護物資缺乏,連醫用口罩都不能保證配備,無法保護醫務人員本身的安全,一旦有疑似病人也無法隔離和安全轉診,制約了鄉村醫生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耿福能表示。
因此他建議:
1、著力提升鄉村醫生專業能力水平,加強鄉村醫生診療傳染病的培訓。
讓鄉村醫生對傳染病有基本識別和治療的技能,隨時提高警覺。地方各級衛生健康部門也要采取多種形式對村醫進行培訓,加快提升他們防控疫情的能力。
具體來說,建議增加省級醫療機構的指導、合作責任,落實縣級和鄉鎮衛生院的培訓指導功能,通過省級醫療機構進修、鄉村兩級定期輪崗、學科技術能力提升集訓班等途徑和形勢,多方面共同提升鄉村醫生專業能力。此外,建議結合各地實際醫療需求,培養具備針對性學科的鄉村醫生職業技能人員。
建議加強對村醫的指導。在建立醫聯體或醫共體的地方,通過上級專業機構對村醫開展防控進行指導;在沒有建立醫聯體、醫共體的地方,主要由鄉鎮衛生院通過鄉村一體化實行包村服務。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每個村都要有一個上級的衛生院的醫生來提供包村服務,沒有村醫的地方也由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在上級專業機構的指導下,為村民做好防控服務。
建立鄉村醫生傳染病直報體系。一旦發現疑似,直接報到地方疾控中心。
2、保障資源投入,加強資源科學合理配置,完善基本醫療設施配備,給鄉村醫生配備基本防疫防護用具和治療藥物。
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家庭醫生簽約手機APP、微信、電話,加強鄉醫和上級醫生的溝通,加強村醫和居家隔離人員的溝通,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為防控工作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4、加強鄉村醫生的基本醫療、養老保障,讓他們心無旁騖為當地百姓健康做貢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