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近東
張近東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
文件提出,要全面促進農村消費。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000061,股吧)出村進城,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
針對鄉村振興、提振鄉村消費等話題,記者對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進行了專訪。
農村消費市場將加速提質轉型
北青報:鄉村振興對于國家、企業和廣大民眾有何意義?
張近東: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潛力后勁在“三農”,迫切需要擴大農村需求,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另外,擺脫貧困中央曾指出“一個都不能少”,那么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當然也要“一個都不能少”。
就企業而言,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我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達30.4萬億元,與之相比,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僅為4.7萬億元。也就是說,常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四成左右的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卻只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3.38%。城鄉消費的巨大差距背后意味著,鄉村消費市場有著很大的成長空間,隨著農村人口收入增速不斷加快,城鄉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后,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消費市場進入加速提質轉型的新發展階段。
北青報:如何理解一號文件提出的促進農村消費?
張近東:目前而言,廣大鄉村下沉消費市場的流通環節上,傳統的小賣部仍然是零售的主要載體。全國630萬家夫妻老婆店占據40%的零售份額,構成中國鄉村商業底色。總結來看,這種經營模式傳統,供給體系滯后,缺乏有效的市場應對手段,這導致鄉村消費市場長期存在假冒偽劣商品橫行、質次價高、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成為制約農村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因素。
就此我建議將品質升級、體驗升級作為鄉村商業消費升級的主要方向,充分發揮有線上線下融合成功經驗的大型零售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通過對農村小微零售企業的數字化賦能,引領帶動農村消費品質升級,充分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幫助農村實體小微零售商轉型升級
北青報: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電商企業有何使命和責任?
張近東:二十年前,我就強調,企業小了是個人的,大了就是社會的、國家的。就蘇寧而言,我們每一步的發展,都是基于服務國家政策來展開。如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做社會化企業的定位,所有的發展都要服務社會需要、服務國家政策。接下來,賦能行業發展、服務社會創業,既是蘇寧的商業模式,也是蘇寧的社會責任。
北青報:電商在農村消費升級中如何發揮具體作用?
張近東:釋放農村消費活力,最為高效便捷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現有農村零售資源,通過線上線下融合賦能,幫助農村實體小微零售商轉型升級,讓農村居民有機會就近買到物美價廉的正品商品。
具體而言,一是以供應賦能幫助小微零售構建優質商品資源池,通過提供“門店實物+云貨架虛擬”兩種方式出樣,從源頭上解決供應商品種類匱乏以及壓貨帶來市場風險等問題。
二是以服務賦能幫助小微零售快速掌握成熟的實體零售運營范式,為小微零售商提供從開業培訓,到駐點帶教,到物流支撐,再到售后服務的全流程幫扶。
三是以科技賦能對小微零售商從人、貨、場實現全面數字化升級,重構消費者一站式體驗,幫助解決數字化程度低導致的營銷效率低下難題。
四是以管理賦能為小微零售商輸入先進企業管理經驗,幫助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解決缺乏組織能力應對市場變化難題,讓他們在新形勢下能夠直面市場競爭。
超1000蘇寧員工從事扶貧工作
北青報:蘇寧有什么既有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
張近東:早在2017年,蘇寧集團就發起“蘇寧助力鄉村振興慈善行動”,在集團總部成立專門的項目團隊,目前有1000多名蘇寧員工在全國各地直接負責項目落地,推進“助力鄉村產業發展、捐建鄉村基礎設施、支持鄉村教育、關愛鄉村弱勢群體、支援鄉村災后重建”五大行動。項目實施以來,全國有超100萬人次直接受益,超50萬人次掌握了實用的工作技能,超38萬名鄉村學生獲得了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此外,以“蘇寧扶貧實訓店”為代表的“扶農助農培訓基地”開發了60余門適合貧困農戶的鄉村振興政策、電子商務等相關培訓課程,借助線上線下多渠道,面向鄉村建檔立卡及低收入家庭開展定點定向的免費培訓,線上線下累計培訓超50萬人次。
2020年,蘇寧將更多精力和資源聚焦在抗疫保供和精準扶貧兩個重大專項上。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集團從事扶貧工作的人員已經超過1000人,產業扶貧惠及761萬貧困人口,全渠道累計實現農產品銷售超過140億元。
文/本報記者 李巖 統籌/劉曉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