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梁曉云、謝榮飛)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系統轉型至關重要。在近日舉辦的新華能源沙龍活動上,專家建議,在不影響能源安全和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從源網荷儲多個環節發力,加快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動能源電力系統碳減排。
我國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約占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85%,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中的占比約為40%,能源電力應在碳減排中作出重要貢獻!澳茉聪到y如何轉型關鍵要看電力系統如何轉型,”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認為,能源電力系統應向清潔化、綜合化、智能化、去中心化轉型。清潔化要求化石能源占比下降,以風光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綜合化要求橫向的冷、熱、電、氣等多種能源互補互濟,縱向的源網荷儲聯動運行;智能化需要加快數字技術在能源領域中的應用,深化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融合;去中心化則是集中式與分布式能源協調運行,能源電力系統整體平衡與分散式微平衡共存。
“如何在保證能源安全供給、經濟可承受、不犧牲發展的質量和速度的前提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是一個約束條件下的優化問題!敝袊鐣茖W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能源安全與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劉強說,把碳中和目標的壓力轉變為能源產業技術、能源新業態發展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經濟實現產業升級的動力,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
多位專家建議,從源網荷儲多個環節發力,打好“組合拳”,推動能源電力系統碳減排。
在電源側,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院長康重慶認為,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是實現碳達峰的決定性因素,應陸上與海上并舉,推動風電規;l展;大力發展光伏發電,在適當的地方發展光熱發電技術,并利用光熱發電平穩、可控、可調節的特點,助力消納隨機性很強的風電、光伏能源。
“對于煤電的清潔化發展,應加快研究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把絕大部分的碳排放在電廠內收集起來進行利用或封存處理,大幅降低直接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通過技術進步將成本降低到合理的范圍!笨抵貞c說。
在電網側,要發揮平臺和樞紐作用,提升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的水平。康重慶建議,一方面利用跨區跨省電網,進行新能源電力的遠距離傳輸,另一方面用電網實現跨區域的互補和相互支援、互為備用,減少整個電力系統的裝機需求,提高系統安全水平。
在負荷側,改變電力負荷剛性增長方式,讓負荷變得“有彈性”“可調節”。“提倡發展能源互聯網,以綜合能源服務的形式滿足用戶的能源電力需求!笨抵貞c說。
在儲能側,推動儲能合理配置與高效運營。曾鳴表示,加強儲能與源網荷協調規劃研究,引導儲能合理布局與有序發展,并推動互聯網+儲能建設,創新儲能運營的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儲能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做好碳中和工作,應充分重視“高碳鎖定”效應!盎茉蠢镁哂型顿Y鎖定效應,比如現在建設的燃煤電廠至少40年后才能退役,燃油車生產線也不是一二十年就能收回成本的,峰值越高,將來越難實現碳中和!敝袊鐣茖W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表示,當前需要糾正一種錯誤認識,認為碳減排峰值越高,留下的發展空間越大,繼而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為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碳排放峰值應該盡量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并盡早實現達峰。
新華能源沙龍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和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聯合主辦。主辦方將會定期組織沙龍活動,邀請著名專家與學者就能源行業的熱點問題共同研討,助力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