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兩會我會大概提這六個提案,這六個提案,這28年來我提了175個加6個,就是181個提案,也算是一個相對高產的提案或者是參與者吧。”
2021年兩會即將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帶來6份提案,聚焦現代農業農村,內容涵蓋鄉村振興、“豬芯片”育種、生豬養殖產業轉型等。
據介紹,劉永好的第一號提案叫做《從光彩扶貧到鄉村振興 民營企業積極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在扶貧攻堅取得圓滿收官的今天,國家轉入鄉村振興大戰略的時候,民營企業怎么辦?劉永好認為,在新的形勢下,民營企業家也應該行動起來,為國家在新時期的新的戰略做我們應有的貢獻。“而以前我們萬企幫萬村,現在是不是我們叫做萬企興萬村,從‘幫’到‘興’是巨大的變化。”劉永好如是說。
第二個提案,是關于加快生豬育種事業發展的提案。因為我國原種豬不夠,品種、質量、性能不足,需要盡快地補這個短板。劉永好將豬的育種比喻為手機芯片,手機不可以缺少芯片,而把豬的育種搞上去,能夠靠我國自身的創新技術力量來解決中國14億人吃豬肉的問題。
第三個提案,是關于引導生豬養殖產業轉型,引導這個行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非洲豬瘟導致了豬肉價格暴漲,肉價問題成為了每個老百姓(603883,股吧)都關心的問題。在這個情況下,怎么樣恢復豬肉的生產?這個時候媒體報道數以萬計,數以十萬計的企業在生豬領域開始布局,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專門報道了生豬養殖的計劃,談到十萬非養豬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會給這個領域帶來什么?怎么樣解決老百姓豬肉自由的問題?進而怎么樣解決豬周期的波動問題?誰都知道我們的養豬價格三四年漲一次,又降一次。漲的時候老百姓吃不起豬肉,降的時候農民養不起豬。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樣減少豬周期的波動?
第四個提案,關于鄉村振興培育人才的提案。提出要打造“綠領”新農人,就是有技術、有文化、有干勁,收入不比城里人差的,這樣一群高素質新型農民,這種新農民他們不但是受人尊重的,而且還是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最近結合國家鄉村振興的大戰略,新希望集團提出未來五年義務培訓5萬個新型農人。
第五個提案,關于打通農產品(000061,股吧)出村“最先一公里”。現在農村生產的蔬菜、水果,從產地到老百姓消費之間,經過了很多道程序,往往損失非常大。冷鏈物流基礎建設得不夠好,中央倉儲分倉建得不夠好,導致損耗超過20%,而發達國家只有百分之幾。
第六個提案,是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組織再造,促進數字化轉型的提案。在今天,我們的制造企業絕大多數企業還是傳統企業,而好多的企業他們經營了十年、二十年了,而好多的企業他們的創始人50歲、60歲甚至更大年齡了,怎么樣做好傳承,怎么樣讓傳統企業在新的格局下有新的成長呢?劉永好結合新希望轉型的體會和經驗,提出了“五新理念”,把組織再造和文化再造以數字化的方法結合起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