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恒銀金融(603106,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提交了《關于將電單車換電網絡建設納入國家新基建名單》的提案。
面向電動自行車的共享換電,是在出行新業態領域繼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之后涌現的“新物種”。隨著2019年4月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實施,共享換電業務迎來加速發展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已誕生大小超過20家電動自行車換電運營企業,運營范圍涵蓋一二三線城市,服務對象目前主要為共享電單車企業、城市商業配送(外賣、快遞等)和私家車主。申萬宏源(000166,股吧)研報指出,換電模式可能會在兩輪電動車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剛剛過去的2020年可被稱為換電“元年”。
從新業態所要服務的需求側看,“換電熱”的興起來源于電動自行車的消防安全風險和“充電難”這兩大痛點。據了解,電動自行車日常的消防安全隱患,包括個人用戶私搭亂接充電帶來的火災隱患,以及外賣、快遞網點的開放式集中充電風險。“充電難”則表現為傳統充電耗時長、小區充電樁資源稀缺、鉛酸電池耐用性差等日常困擾用戶的實際問題。
據此前媒體報道,國內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遠大于私家車,產銷量在每年3000萬輛左右并穩步提升,電動自行車在很多地方早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短距離出行的首選。從出行習慣看,國內目前電動自行車日均騎行量超過7億次,日均充電需求超過1億次。巨大的存量市場和快速增長的增量市場是換電業務的生存根基。
江浩然建議,國家發改委將“電單車換電網絡建設”列入“新基建”目錄。加大對電動車換電網絡布局的支持,引導行業企業加大對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創新應用,讓“電單車換電網絡建設”充分融入智慧城市建設之中。建議由交通部牽頭將“電單車換電網絡建設”納入到交通部發布的《關于推動兼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當中》。將“電單車換電網絡建設”作為“兩新一重”項目予以推動,并鼓勵地方政府積極布局“電單車換電網絡”項目。
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已發布 換電新技術或受追捧
《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已于日前經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并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禁止電瓶車在樓道內停放、充電已作為防范電瓶車火災事故的主要措施寫入。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已建成的住宅小區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建設的投入,推動已建成的住宅小區新建、改建、擴建敞開式地面車棚等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此外還鼓勵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新建、改建、擴建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場所及充電設施。
哈啰智能換電柜將物聯網技術和鋰電池BMS管理技術進行整合,使用換電柜之后,用戶在使用換電柜時,只需要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將充滿電的電池與沒電的電池進行更換。從產品形態上看,非常類似『共享充電寶』+『智能快遞柜』的組合,基于物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智能換電設備。由換電柜、換電平臺系統(WEB端)以及移動端換電APP構成。用戶掃碼支付押金取電池使用,使用完后更換將老電池還回取新電池。從產品形態上看,類似快遞柜,每個電池都放在一個一個的柜門里面,通過控制每個柜門的開啟來完成電池的借、還。整個換電時間可能只需要10秒時間,就可以將一個滿電狀態的電池放入電動自行車內。換電模式將整體的充電安全風險完全從空間、時間的角度上與人隔開,避免安全事故。
哈啰出行換電事業部負責人周樹楓說:“我們提供的電動自行車換電解決方案,不僅服務于國內,還可以邁向國外并推出更先進的產業。算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和換電柜,哈啰有近1000萬臺的智能硬件設備,每天各城市百姓的出行需求、出行熱點的數據,通過這些智能硬件形成了出行大數據。我們認為,將出行領域的相關數據與主管部門共享,能更好地推動政企合作,助力智慧城市發展。”(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