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微利性行業,一邊是增長受限的收入端,另一邊是不斷上升的人力成本,物業管理公司難免陷入利潤率下降乃至虧損的困境。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新鴻基地產(00016.HK)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圍繞物業管理服務的發展提交了提案。除了行業環境和政策支持方面的建議外,郭炳聯還將關注點放在了物業管理費的定價機制上。
郭炳聯在他的提案中指出,“目前供應部門的收費存在部分成本轉嫁現象,這一問題在商辦物業中較為突出。比如供電部門會根據商場整體的總用電量收取電費,而商場則會按照租戶的電表讀數收費,其中則會涉及線損問題。由于企業不能收取線損,因此這一部分的電費差額損失由物管企業承擔。”此外,物業管理的服務項目存在收費上限規定,收費標準普遍較低。在維持高水平服務的情況下,物業管理企業難以做到收支平衡,這將影響物管行業的服務水平。
對此,郭炳聯建議,基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對于物業服務價格調整方式的要求,進一步放開物業服務定價的市場化。“可在一線城市的中高端物業中先試先行,再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放開物業服務價格的相關限制。”郭炳聯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