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妖喀喀莎》這本書的誕生,凝聚了作家、插畫設計團隊、編輯團隊以及營銷團隊的無數心血。開卷邀請了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龔小萍,也是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水妖喀喀莎》的責任編輯,說一說童話作家湯湯老師《水妖喀喀莎》的案例復盤。
湯湯工作室的成立及其推出的首部作品
《水妖喀喀莎》這個選題的緣起是什么呢?這要從湯湯老師落戶浙少,成立浙少湯湯工作室開始說起。浙少社湯湯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7月,是浙籍作家湯湯和浙江出版力量的一次深度聯姻。應該說,湯湯老師自創作之日起,與浙少社一直有淵源,她最初的短篇作品參加過由浙少社承辦的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并出版過一個短篇作品集子,如果說浙少和湯湯以往是一種戀愛思慕的關系,那么工作室的成立,意味著實質婚姻關系的開始,合二為一,水乳交融,浙少社與湯湯作為一種利益共同體,共同應對當下的出版生態與市場環境,并主動出擊,尋找路徑,探索作家品牌價值的最大化。
《水妖喀喀莎》就是湯湯工作室成立后亮相的首部作家作品。作為工作室成立后首推的首部作品,《水妖喀喀莎》凝聚了太多的期待,也收獲了很多的矚目。
《水妖喀喀莎》自2016年底面世以來,拿到了很多獎項,摘得了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桂冠。其中,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頒獎詞是:在《水妖喀喀莎》中,湯湯表現病痛和孤獨,更展現信念、勇氣和希望。由此,她體現著童話傳統中對人類生活基本情境和根本價值的忠誠。此外,它也摘得了2017年深圳華潤怡寶杯“年度十大童書”、? 2017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中華讀書報“2017年十佳童書”,新閱讀研究所中國童書榜“100佳童書”,2017深圳市三葉草閱讀文化發展中心“2017三葉草年度好童書寶寶榜top10”、浙江省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并在業內也獲得了極高的美譽度。
《水妖喀喀莎》作為湯湯落戶浙少工作室首部推出的作品,它帶出了一個湯湯童話系列,也即“湯湯奇幻童年故事本”,這個系列植根于中國傳統鄉村,以一個叫作土豆的鄉村小女孩為主人公,從她的四歲寫到十四歲,寫看似平常卻又驚心動魄的成長;寫一個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對生命的熱愛與夢想,對真善美的踐行和追問。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圖書,它書寫中國童話,展現童真之美,傳統文化與民間元素重新被挖掘,當代意識與現代童話精神相融合,拓展了中國故事的書寫路徑。這個系列推出后,驚艷了當時的兒童文學出版圈,一時跟風者無數。
一部獲獎無數的書其美裝是如何實現的?
一套引領市場美學風尚的圖書是如何包裝的,一本獲獎無數的圖書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接下來揭秘《水妖喀喀莎》美裝的誕生過程。《水妖喀喀莎》這本童書給人強烈的印象和特質是美。而這個美是和其文本氣質相生相成或者是其文本氣質的一種最為恰當的體現。美有很多種,但是恰如其分,精準到位很難。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能力。
龔小萍老師在從業十余年的經驗中認為打造一部圖書的邏輯非常簡單,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做什么?第二個:怎么做?
第一個問題:做什么?也即編輯從中找到的文本的支點是什么?如果說閱讀是能帶來感受的,那么編輯是參與創造感受,并將這個感受無限擴大并在讀者群中制造回聲的人。
龔小萍老師作為責任編輯,讀完《水妖喀喀莎》綜合故事的特點,第一時間擬定了審稿意見,從三個要點來解讀故事,這三個要點也是后面包裝這個故事的抓手。
第一個要點是:詩性語言。《水妖喀喀莎》的開篇:一百多年前,一群水妖上了岸,一二三四五(002195,股吧)六七……一共十一個,她們面容憔悴,眼神黯淡,頭發像干枯的水草,搭在瘦削的肩頭,裙裾在初冬的風里亂飛……形象有了,畫面也有了,一字不多,一字不少;除了這樣詩意的開篇,還有童話語言的運用,比如水妖姐妹們名字的命名,湖的名字叫作“噗嚕嚕”,水汽蒸騰的感覺,象征著這湖水曾有的生命力;湖靈的名字“嘎啦擦”,還有水妖“咕滴嗒”“嘭鈴鈴”“嚶嚶當”“嘟嚕嘟”……當然還有我們的“喀喀莎”,以擬聲詞,形象地傳達了水妖的生命本源——水的概念,而且非常有韻律之美。
第二個要點是:生命精神。《水妖喀喀莎》中的一個情節:時時忍受牙齒巨痛的水妖商量著拔牙,有個水妖小聲嘀咕道:這樣說起來,除了忘記,拔掉牙齒幾乎沒有什么壞處呢。喀喀莎說:“不,忘記就是最大的壞處了!”這樣充滿哲思的洞見在故事里經常出現。喀喀莎的夢想就是有一天湖水豐盈,姐妹們再次團聚。她最終也做到了。這是一個關于信念和堅守的故事,也是一個在巨大的孤獨和疼痛中依然守著生命火種,燃燒生命熱情的故事。
第三個要點是:中國元素。水妖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一個美麗且危險的意象,這個意象身上有著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是非常有辨識度的。南霞村普普通通,土豆也普普通通,但這種普通,很本土,很中國,很中國味道。
龔小萍老師認為,做書要有個性,要有獨特的角度、構架、獨特的風格。優秀的作家有其獨特的風格,好編輯也要有風格。因此,要把獨特和創新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謂的創新,也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棄我取,人取我棄。
《水妖喀喀莎》請了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又赴倫敦藝術大學深造過的插畫家張王哲來做整體的插畫設定;凇端ι分絮r明的水妖形象這個理念,想到了去中國敦煌莫高窟傳統壁畫的美術元素中去尋找一些靈感,借鑒一些敦煌壁畫傳統配色的運用。
1.色彩語言的塑造
一本圖畫書最重要的藝術語言是什么——是色彩。敦煌壁畫配色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在色彩方面登峰造極的成就。在給《水妖喀喀莎》做第一稿設定的時候,插畫家參照敦煌壁畫的配色風格,以黑、紅、白、褐作為主色調,灰青綠色為輔調,色彩搭配對比強烈醒目。這樣的配色方案雖然符合兒童插圖用色飽和度高的要求,但是在顏色的選擇上并不太受孩子喜歡,對于面向中低年齡段孩子的故事應更傾向于高飽和度的暖色調,給孩子一種積極、正面、陽光的治愈感,因此進行了重新創作,力圖打造一套獨屬于湯湯奇幻童年故事本的配色系統。比如在《水妖喀喀莎》中,將敦煌壁畫中常用的土紅色大面積地運用在畫面的背景色中;黃色則被運用在主角土豆的服飾中,以紅黃兩個色調來突出這個系列的古典氣質;同時,在整體暖色調的畫面中,用青色、碧色、綠色等對比色加以點綴,提升畫面的節奏感。最后,用白色補充畫面,增加了畫面的透氣感。
2.設計風格的試驗
當插畫家把插圖發過來之后,又面臨新的問題……
在以往的童話書籍里,從來都是隨文字或者章節插配的小圖,最多再有幾幅整面的配圖。但是插畫師張王哲給過來的圖,都是大塊面的大跨頁的,完全是繪本故事的畫法,但又更強調裝飾性!就和現在這本書里體現的一樣,這些圖,畫面濃墨重彩、表情栩栩如生,構圖張揚硬朗,套用書籍設計師的話來說,面對這些插圖心中涌動的是“顫栗的亢奮”。懷著復雜的心情,如何駕馭且調動插圖為作品服務的設計工作就開始了。
這本書的內文設計師劉欣老師,他有一個7歲的女兒。他請女兒讀了故事,收集了孩子對故事的第一直覺和感受。帶著這些感受,內文設計師劉欣老師決定要用一種音樂性來調動起整個故事的節奏。就如同上世紀九十年代動畫電影《獅子王》的制作團隊將獅子、土狼、狐貍等帶進原畫室一樣,以音樂感指引讀者走進水妖喀喀莎的世界。對標了世界經典動畫電影,所以最終對《水妖喀喀莎》的視覺定位也非常明確了,那就是要打造“東方式的紙上大電影”。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探險家,都具有冒險精神;趯@一點兒童心理的把握,要力圖讓孩子一翻開書頁就如進入一個奇幻的探險世界,因此在目錄的配置上,選擇了原畫中最具戲劇沖突的畫面來作為目錄的襯底,但是這個原圖作為目錄底太花哨了,不能直接使用。
一個叫作《漢賽爾與格萊特》的童話故事為這本書的目錄設計帶來了靈感。
這個故事大概講述了一對兄妹,被后媽與父親遺棄,丟進森林。第一次,哥哥漢賽爾沿途用石子做記號,兄妹倆重新回到了家中。第二次被遺棄,漢賽爾用面包屑做記號,卻被鳥兒啄食干凈,兄妹倆在森林中迷了路的故事。
在面包屑導航理論中得到了靈感,設計制作出了森林迷境般的目錄。沿著這個白色虛線的步伐,讓小讀者有代入感。
3.內文插圖應用
后面對于內文插圖的應用也有了一個思路,那就是盡量發揮該系列插圖的特點,讓整個童話故事繪本化,文字表達影像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采用了幾個方法。
1、? 原來單面的插圖,用撐開版面的方式,將原圖放大,或者補充一些底圖機理,
讓圖畫不局限在單個頁面,畫面布局有一種突破感。單幅頁面也有了畫冊海報的感覺,整個故事的氛圍也表達得更極致。
2、? 原來整個跨面的插圖,采用破開插圖的方式,重新解構,讓人物遙相呼應,增加了故事的敘事感。
3、? 部分地方采用了二級插圖,二級插圖筆觸質樸天然,就像是孩子自己的涂鴉作品,讓這一份稚拙稍微減輕一些原畫的厚重感,也增加了靈動性。
4、? 為了配合閱讀習慣,更基于湯湯故事文本的情節推動,在輯封頁上,用了象征湖水藍的藍色,并且也用了彩色小圖和簡筆插圖相互配置,和內文的兩種插圖相呼應。
在新渠道營銷方式的探索上,主要聚焦在線下走進校園、聯合社群營銷、線上多維運營等方式。
在海外版權輸出上,浙少社基于湯湯童話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特點,在國際市場上采用了海外主動選擇與國內推介雙線并舉的方式,積極向國際推介湯湯童話尋求文化融合。
《水妖喀喀莎》拿到了很多的榮譽,也受到了很多孩子的喜歡,《水妖喀喀莎》是一則藝術童話,也是一件藝術品。在浩瀚如海的童書市場中作家作品如何實現突圍,天賦比不過熱愛,只有真正熱愛,才能釋放出源源不斷的原動力,釋放出潛能,為圖書賦值,為產品加分。
完整版內容請登錄Smart在線課堂進行觀看
邀請函
我們誠摯向編輯老師發出邀請,如果您是一個熱愛分享,愿意交流的人,并且有成熟的暢銷書運作案例,希望做復盤或者沉淀,我們愿意提供開卷在線課堂以及開卷公眾號的平臺,讓更多行業內的人看到您的分享。
聯系QQ:1090542457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北京開卷。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