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劉浩)3月25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舉行上海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公開承諾活動,光明乳業(600597,股吧)、太太樂等30家企業代表現場簽訂承諾書,上海市1300余家在產食品生產企業通過網絡同步簽訂承諾書,公開承諾嚴格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一張清單”全覆蓋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據了解,2020年,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食品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薄弱、責任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系統性問題,通過制定一張清單,完善兩項制度,推進三個體系等系列措施,推動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上海千家生產企業“生根”。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張準民介紹,“一張清單”全覆蓋108項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以食品安全基礎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詳細梳理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發布實施《上海市食品(含食品添加劑、食鹽)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內容涉及了許可資質管理、禁止性生產行為、從業人員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等10個大項108個子項的主體責任。
對于如何使用《主體責任清單》,張準民告訴記者,一是發到每一家企業,要求企業按照清單建立定期自查制度,每年定期自查,根據企業自身風險情況制定自查頻次,每年至少一次;二是企業對照自查表中的責任逐項自查并確認符合性,對存在問題的項目逐一記錄并進行整改,問題和整改資料情況填寫附件,一份留存企業形成企業自查檔案,一份遞交監管部門納入監管檔案;三是上海各區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年度計劃開展監督檢查時應同時結合企業的自查問題和整改,檢查企業自查問題的整改情況。
據悉,該清單為食品生產企業劃定了明確的食品安全底線,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從業人員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訓,增強食品生產企業的責任意識、底線意識和自律意識。
“兩項制度”夯實食品生產企業管理基礎
“兩項制度”包括完善食品生產企業供應商檢查評價制度,發布《上海市食品生產企業供應商食品安全檢查評價實施指南》,全面推進上海市所有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健全供應商檢查評價制度,建立生產源頭控制機制。
完善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制度,結合上海市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清單的實施,對自查內容及整改要求進行制度化和表格化,全面推行食品生產企業每年定期自查,建立企業自查自糾機制。據統計,目前,上海食品生產企業已100%建立供應商檢查評價制度和定期自查制度。
在活動現場,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總監王惠銘告訴記者,光明乳業積極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構建集團化乳業集團自查自糾檢查評價體系,同時,建立以預防為主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走全產業鏈專業化道路。
“三個體系”助力食品生產企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針對小微企業制定《上海市小微型食品生產企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實施指南》,加強食品生產過程危害分析控制與關鍵控制點建設,打好高質量發展基礎。目前,上海市食品生產企業已100%建立實施HACCP體系。
推進食品生產過程智能化追溯體系建設,印發《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推進食品生產過程智能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企業從原料到成品,建立全環節的追溯信息數據鏈,實現食品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目前,已建成智能化過程追溯體系的食品生產企業250家,正在建設56家,基本覆蓋上海市高風險食品生產企業。
推進建立多層次監管體系,在日常監督檢查基礎上,逐步形成“日常監管+飛行檢查+第三方體系評價”的常態化監管機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雙落實,實現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監管閉環。
張準民表示,以企業主體責任公開承諾為契機,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將綜合運用飛行檢查、第三方參與監管、物料平衡審計檢查等多種檢查手段,進一步提高監管工作的靶向性和精準度,壓實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全面推進食品生產企業從業人員抽查考核,確保食品安全管理“有制度、有機構、有人員、有能力”;全面推進食品生產企業定期自查制度,確保食品生產過程持續合規;全面推進乳制品和肉制品行業質量提升安全提升,分類分步促進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記者獲悉,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強與行業組織的溝通協調,在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行業利益等方面發揮食品行業組織的優勢,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共同推動食品安全工作互動和風險防控聯動,共同促進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