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雅
[ 蘇伊士運河是連接亞歐航線的重要樞紐,占據全球海運貿易量的13%之多。德國保險業巨頭安聯估計,該運河的交通停滯會讓全球貿易額每周減少最多100億美元,堵塞每增加一周,年貿易增長率會萎縮0.2至0.4個百分點。 ]
蘇伊士運河上營救“Ever Given”號的行動進入第六天,這艘長達400多米的巨輪終于有了重新起航的跡象,但近一周的堵塞帶來的連鎖反應仍很難消化。
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截至3月28日,堵在運河上等待通行的船只總數已經累計453艘,超過了整個美國海軍艦隊的規模。
荷蘭國際集團ING國際貿易分析高級經濟學家孔寧斯(Joanna Koning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使“Ever Given”號被盡快移走,全球供應鏈也需要數周時間來消化積壓帶來的后續影響。“我認為,預計需要數周時間來消化這一事故,因為海運從很多方面來看都已經接近其承載能力了,所以它可以應付如今的需求,卻幾乎沒有額外的能力來處理積壓的貨物。由于投入品不能按時交付,供應鏈可能會出現中斷。”孔寧斯說。
IHS Markit旗下JOC Group歐洲高級編輯諾勒爾(Greg Knowler)稱,在蘇伊士運河通航后,鹿特丹和安特衛普等歐洲碼頭將受到集裝箱量激增的沖擊。預計船舶在港口的等待時間將延長,企業進口所需的時間將隨之增加。
該運河是連接亞歐航線的重要樞紐,占據全球海運貿易量的13%之多。德國保險業巨頭安聯估計,該運河的交通停滯會讓全球貿易額每周減少最多100億美元,堵塞每增加一周,年貿易增長率會萎縮0.2至0.4個百分點。
等不及的船已在尋找其他出路
由于此前脫淺工作進展緩慢,越來越多的貨輪已經開始尋找他法。
譬如,數據情報公司Kpler稱,至少有7艘裝載液態天然氣的船已經改道避開蘇伊士運河,其中3艘油輪改道繞過非洲,其他油輪正駛往其他目的地。歐洲油輪管理公司Signal Group估計,若蘇伊士運河拖延至需兩周才能通航,將減少4.4%的原油和石油產品運輸能力。
3月28日,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運營商馬士基航運公司也稱,已讓15艘船在通往蘇伊士運河的過程中改道,并在評估運力階段暫時拒絕接新訂單。“運河每堵塞一天,對全球運力和設備的連鎖反應就會持續增加。”該集團稱,暫時無法告知客戶那些受影響的船舶的預計抵達時間。德國船運公司赫伯羅特船隊也稱,其已經指派有6艘船從非洲南端附近繞路。
不少等不及的零售商、消費品公司和制造商正在轉尋空運航線或替代供應商。美國最大的機械生產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表示,它正因運河堵塞而面臨裝運延誤,在必要時會考慮使用空運運輸產品。
供應鏈軟件公司Blue Yonder透露,其一家生產醫療設備的客戶也正在與供應商核實是否有更多的零部件可以通過航空運輸,以代替被困在蘇伊士運河的貨物。“他們正在安排少量的空運以防萬一,”Blue Yonder的首席解決方案顧問梅若塔(Himanshu Mehrotra)說,“他們真的等不及了,所以正在安排更多的航班。如果運河疏通,他們會取消這些空運航班。”
改道還是不改道,這是個問題
但對于等待進入蘇伊士運河的許多船只來說,改道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據彭博社統計,被堵的船只中有15艘內載有大量牲畜,其中一艘前往約旦的船只中裝運了9.2萬頭牲畜。土耳其Observator航運公司總經理戴布(Valid Diab)表示,牲畜運輸船不像其他船只一樣有改道的選擇。載滿牲畜的船只很難在沿途找到飼料,也很難找到在岸上轉運需要的帶通風裝置的卡車。
Seabay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老板Mark Ma則表示,改道意味著要經歷不熟悉的路線并面臨裝運時間延長等風險。“如果運河能在8到10天內被疏通呢?(改道的話)你會損失更多的時間。”他稱。
根據投資銀行Jefferies的說法,如果目前還未進入紅海的船只決定改道非洲,其航程將增加10到15天。對于一艘從中東向歐洲運送石油的超級油輪來說,繞道好望角將增加6000英里的航程和30萬美元的燃油成本。
孔寧斯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延誤的持續,船運公司可能會尋求從蘇伊士運河改道好望角,這會增加時間和燃料成本,而且好望角航線的擁堵情況預計會加劇,也許在到達港口的時間方面不會獲得太多好處。”
總部位于哥本哈根的數據集團Sea-Intelligence表示,如果常規從蘇伊士運河通行的船只改道繞行非洲或巴拿馬運河,全球集裝箱運輸能力長期之下將被削減約6%。“這樣的運力萎縮量將對全球產生影響,并導致嚴重的運力短缺。”Sea-Intelligence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隨著集裝箱公司調整航線,船舶在海上航行時間延長,這種干擾將影響所有貿易航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