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文琢/作者 清和 映蔚 洪力/風控
近年來,“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理念深入人心。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因具有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高、節能環保等優勢,受到政策大力支持,產業實現快速發展。過去5年,中國超低排放煤電機組8.9億千瓦,清潔取暖率提升到60%以上。而另一方面,熱電機組供熱能力未充分發揮、大型抽凝熱電聯產發展方式受限、背壓熱電占比低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在此基礎上,熱電聯產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而隨著熱電聯產行業的發展,該跑道上的“選手”浙江新中港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中港”)欲登陸資本市場。而觀其背后,新中港或隱憂不斷。報告期內,新中港與其第二大客戶的采銷金額“打架”,募投項目多處信息也出現“對壘”,信披質量或遭拷問。此外,新中港還與控股股東及其多個關聯方“撞號”,甚至共用通信地址,獨立性存疑。
1
銷售數據與大客戶“矛盾”,交易真實性或遭“拷問”
上市公司在招股書中所披露的信息,是投資者作為投資抉擇的主要依據,因此真實、全面、及時、充分地進行信息披露至關重要。而《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發現,新中港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對第二大客戶的采購數據,或與客戶披露的數據存“對壘”情形,交易數據真實性存疑。
據新中港簽署日為2020年1月19日的招股書(以下簡稱“招股書”),2017-2019年,浙江盛泰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簡稱“盛泰集團”)均為新中港的第二大客戶,新中港對其銷售蒸汽產品的金額分別為4,803.65萬元、5,957.82萬元、6,273.85萬元,銷售占比分別為8.47%、9.62%、9.65%。
而關于新中港對盛泰集團的銷售金額,雙方披露數據卻出現“對壘”情形。
據盛泰集團2020年11月18日簽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盛泰集團招股書”),盛泰集團主要能源的采購情況中,2017-2019年及2020年1-6月,蒸汽的采購金額分別為4,322.47萬元、5,754.01萬元、6,299.48萬元、2,598.66萬元。
而需要指出的是,盛泰集團所披露的采購金額與新中港所披露的銷售金額存在“打架”情形。
據招股書,2017-2019年,新中港對盛泰集團的銷售金額分別為4,803.65萬元、5,957.82萬元、6,273.85萬元,而據盛泰集團招股書,同期其采購蒸汽的金額分別為4,322.47萬元、5,754.01萬元、6,299.48萬元。
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7-2019年,新中港披露其對盛泰集團的銷售額,比盛泰集團披露的同期采購金額分別多481.18萬元、多203.81萬元、少25.63萬元。
此外,新中港與盛泰集團的合并范圍、會計政策變更等因素或并未對雙方交易金額產生影響。
據招股書,新中港披露對盛泰集團的銷售金額時,將盛泰集團及其子公司都核算在內,且對于蒸汽收入,是其收到經客戶確認的每月蒸汽銷售結算單時方才確認銷售收入。
另外,據招股書及盛泰集團招股書,雙方重要會計政策變更、會計差錯更正等因素,或并未對上述數據“打架”產生影響。
基于上述情形可見,盛泰集團并未具體披露其采購蒸汽的供應商名單,而新中港披露了其向盛泰集團銷售蒸汽產品的金額。倘若在新中港為盛泰集團提供所有蒸汽產品的供應,為何新中港披露的2017-2019年對盛泰集團的銷售額,比盛泰集團同期的蒸汽采購金額還多?令人費解。
2
募投項目多處數據“打架”,信息披露陷“羅生門”
事實上,不止是招股書披露的銷售數據現疑云,新中港募投項目多處數據,與環評報告亦頻頻“對壘”,信披質量存隱憂。
據招股書,此番上市,新中港欲募集1.76億元用于“熱網擴容改造項目”,其中,具體分為“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城東線熱網擴容改造項目”、“巴貝新園區低壓熱網管道新建項目”、“仙巖線熱網管道復線項目”、“DN600東北線熱力管道改造工程”。
據招股書,“熱網擴容改造項目”由新中港實施,部分線路的輸熱管網進行擴容改造,為節能減排升級改造項目的配套建設項目。
其中,“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擬投資7,300萬元,備案文號為2018-330683-44-03-064525-000。城東中壓熱網管道總管長12公里左右,管徑Φ400毫米,可代替40余臺熱媒小鍋爐,同時匹配“嵊州盛泰色織科技有限公司、嵊州雅戈爾(600177,股吧)毛紡織有限公司、浙江莎美纖維印染有限公司、嵊州科墨后整理有限公司、華瑞(城東線)”的新增中壓熱負荷。
然而,招股書披露的項目信息,卻與環評報告數據“前后不一”。
據嵊州市政府門戶網站公開信息,《浙江新中港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城東管道環評報告”)于2020年3月4日被紹興市生態環境局受理。該項目建設單位為新中港,項目代碼為2018-330683-44-03-064525-000,總投資額為7,300萬元。
通過對比項目名稱、投資金額及備案文號等信息可以看出,城東管道環評報告披露的項目,與招股書披露的“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為同一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環評報告中關于“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的主要設備卻與招股書出現多處“矛盾”。
據城東管道環評報告,“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項目擬新建一條中壓蒸汽供熱管線,管線全長約10公里,管徑為DN500、DN400、DN350。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書中并未披露“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是否屬于新建還是改建,建設內容是否為新建一條供熱管道。
需指出的是,據公開信息,DN通常是指管道的公稱直徑,Φ通常是指管道的外徑。其中,DN500對應為Φ530mm,DN400對應為Φ426mm,DN350對應為Φ377mm。
不難看出,招股書中披露的管道管徑也與城東管道環評報告無一相同,令人費解。
不止如此,關于“城東中壓熱彎管道項目”的主要設備,招股書與環評報告同樣出現“矛盾”。
據招股書,“城東中壓熱網管道項目”選用的主要設備中,無縫鋼管的型號規格分別為Φ377×9、Φ426×10、Φ530×12,各規格管道的總長度分別為1,900米、6,500米、400米,合計為8,800米。
據城東管道環評報告,項目主要原輔材料中,無縫鋼管的型號為20#(GB8163-2008),管道長度為11,468米。
據公開信息,材質為20#(GB/T8163-2008)的無縫鋼管中,包含有Φ377×9、Φ426×10、Φ530×12三種規格。
也即是說,同一個項目所用的同一種原材料,招股書與城東管道環評報告披露的“總長度”或存矛盾之處,其信息披露上演“羅生門”。
3
與控股股東、關聯方“經營混淆”,獨立性存疑
企業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及通信地址,作為企業日常經營業務的“名片”,應為企業自身獨有。而在報告期內,即2017-2019年,新中港與控股股東、關聯方共用電話、郵箱等,或存混淆經營異象。
據招股書,浙江越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盛集團”)為新中港控股股東,持有新中港93.34%的股份,其主要從事投資及投資管理,無其他經營業務。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9年,越盛集團的聯系電話均為0575-83181278,電子郵箱均為office@yuesheng.com.cn。
值得注意的是,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9年,新中港的聯系電話均為0575-83181278,電子郵箱均為office@yuesheng.com.cn。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信息,2017-2019年,新中港、越盛集團的企業通信地址均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
不僅與控股股東共用郵箱、電話,新中港與其他關聯方也存“撞號”情形,還曾“共用”通信地址。
據招股書,嵊州市越電節能環?萍加邢薰荆ㄒ韵潞喎Q“越電節能”)為越盛集團100%持股的公司,其主營業務為節能環保科技的研發等。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年,越電節能的聯系電話為0575-83181278,電子郵箱為office@yuesheng.com.cn,與新中港“撞號”“撞郵箱”。此外,2017年,越電節能的通信地址為“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剡湖街道羅東路28號”。
而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8年,新中港的通信地址為“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剡湖街道羅東路28號”。
即新中港與關聯方越電節能不僅曾共用聯系電話及郵箱,且連通信地址也曾重疊,其獨立性或存隱憂。
此外,據招股書,嵊州市越盛科技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盛科技”)為越盛集團100%控股的公司,主營業務為模具、造紙技術的咨詢服務及電腦開發。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9年,越盛科技的通信地址一直為“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剡湖街道羅東路28號”。即2017-2018年,越盛科技與新中港共用地址。
據招股書,新中港稱其“獨立自主地開展業務,各項業務具有完整的業務流程和獨立的經營場所”,新中港的業務獨立于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
而通過上述情形可以看出,報告期內,新中港與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旗下子公司出現“撞號”、共用電子郵箱,甚至共用通信地址的情況,其獨立性或遭“打臉”。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信披頻露“馬腳”的新中港,能否順利拿到資本市場的“入場券”?尚未可知。
▼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證研。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