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三市市長聚在一起開會:多條城際鐵路將在年內開工!
“我每天都坐公交從東莞鳳崗到深圳龍崗上班,看著很近,但由于路面交通情況不好,常常需要花費近一個小時,希望深圳地鐵延長線能盡快修到東莞。”在鳳崗居住的陳城,每天都要過這種雙城生活。不過,他的期望也是許多深莞兩地市民的共同期望。
其實,深莞惠一體化的猜想已經讓許多人心心念念許久,即便已經有突破傳統區域合作模式的深汕合作區,但跨區域、一體化發展往往面臨行政區劃的挑戰。不過,深莞惠融合發展甚至是深圳都市圈各個城市融合發展,交通先行已是信號。
交通先行
4月2日,深圳、東莞、惠州三市市長“坐在一起”開了個會——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從會議名稱不難看出一個新提法,即“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指揮部”。
會議要求,要堅持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推進、高效率運營,堅持友好協商、互利共贏、責任共擔,攜手推動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不斷深化三地在創新發展、產業協作、人才交流、民生事業等方面合作,更好服務“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指揮部協調機制作用,強化責任擔當,堅持統籌聯動、求真務實、主動作為,加快打造一體化的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網絡,建設半小時交通圈,努力把深圳都市圈打造成為基礎設施最完善、要素流動最便捷、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攜手實現共同繁榮發展。會議還審議了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項目2021年工作計劃和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投資建設運營合作備忘錄。
有分析人士表示,這不僅意味著今后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將有專門統一的部門負責統籌推進,更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深圳都市圈發展正逐步打破行政界限,著眼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各城市間的合作正走向高效、協同,這也為深圳都市圈的發展按下“加速器”。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深圳都市圈2022年前擬開工建設城際鐵路共10個項目,包括:
深惠城際前海保稅區至坪地段、深惠城際坪地至仲愷西段、深惠城際仲愷西至惠城南段、深惠城際大鵬支線、深大城際深圳機場(000089,股吧)至坪山段、穗莞深城際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已開工)、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塘廈至龍崗城際、常平至龍華城際、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總建設里程約351公里,總投資約1872億元。除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其余9個新開工項目擬由深圳市牽頭推進。
其中,今年年內計劃開工5個項目,包括深惠城際前海保稅區至坪地段、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深惠城際大鵬支線、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同時,積極推進深惠城際坪地至瀝林北段前期工作,爭取該段線路年內開工建設。
打破行政區劃的挑戰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深圳都市圈的交通建設更是動作頻頻。
2020年8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復》中,深惠城際、深大城際、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穗莞深城際南延線等多條涉及深莞惠的城際鐵路獲批。當年9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協同開展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推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并提到深圳多條地鐵將延伸至東莞、惠州。
去年9月,東莞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進南部各鎮內暢外聯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與深圳軌道交通、高快速路、市際聯接路及跨市公交的聯通銜接。
此前,惠州也提出要完成贛深、廣汕鐵路惠州段和莞惠城際北延線建設工作,高標準建成贛深鐵路惠州北站和廣汕鐵路惠城南站等綜合交通樞紐,推動莞惠城際公交化運營等。東莞則提出,推進中南虎城際南沙至塘廈、深莞增城際軌道規劃研究;加快佛莞城際東莞段、深茂鐵路東莞段、贛深客專東莞段及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建設等。
的確,即便已經有突破傳統區域合作模式的深汕合作區,但跨區域、一體化發展往往面臨行政區劃的挑戰。其實,深莞惠之間幾年前也曾經想在三市交界處搞一個“坪新清”經濟合作區,但現在基本上“不提了”。盡管深莞惠一體化的發展擁有良好基礎,但臨深片區也面臨著由行政壁壘帶來的許多困難,現在也有希望逐一打破。打造軌道上的深圳都市圈,首先要解決的是基礎設施的連通,形成通勤1小時的工作生活圈。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表示,過去經濟圈更多強調產業合作,現在的都市圈則強調全方位一體化,包括產業、經濟、交通、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隨著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的建設和完善,大灣區內部的交通會更加方便,城市的邊界將被打破。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