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了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會議針對平臺經濟領域存在的強迫實施“二選一”等突出問題,提出“五個嚴防”“五個確保”,明確要求各互聯網平臺企業在一個月內全面自檢自查,逐項徹底整改。
會議指出,我國平臺經濟總體態勢向好,但在快速發展中風險與隱患也逐漸累積,危害不容忽視,依法規范刻不容緩。強迫實施“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掐尖并購”、燒錢搶占“社區團購”市場、實施“大數據殺熟”、漠視假冒偽劣、信息泄露以及實施涉稅違法行為等問題必須嚴肅整治。
34家互聯網平臺企業代表參加,會議明確提出互聯網平臺企業要知敬畏守規矩,限期全面整改問題,建立平臺經濟新秩序。
對此,「看懂經濟」邀請了幾名看懂APP專家對此話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丁繼華
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專家
從會議內容來看:第一,指出了平臺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的不合規問題;第二,對平臺經濟規范發展提出了明確的合規要求;第三,明確了平臺經濟合規整改的時間;第四,指出了未來監管與執法的重點。
從意義來看:這是一次促進行業合規與發展的會議,為引導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建立了合規規則,明確了合規經營底線,維護了合規競爭秩序,指明了發展方向。
對于平臺經濟來說:通過積極響應,并公開合規承諾,首先對自身合規提出了要求;其次,各平臺經濟要把公開承諾掛在官網上,把合規要求寫進制度里,嵌入流程中,制定合規部門進行監督;第三,在合規方面投入資源、人力,確保合規管理部門專業性、獨立性、權威性,及時識別合規風險,檢測合規承諾落實情況,處理違反合規承諾人員與部門;第四,合規部門要參與業務整改與新業務模式設計,前瞻性地研判監管趨勢與合規風險,及時提出預警,并有效進行應對;第五,把合規要求向利益相關方傳達,對供應商、第三方進行合規教育,做好日常合規管理工作同時,加強對高風險業務的重點管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各平臺經濟負責人要對規則有敬畏心,別傻大膽地認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沒有大而不倒、大二不能起訴、大二不能監管的企業,堅持法治合規經營,在合法合規中提升競爭力,這才是長遠健康發展之道。
張書樂
互聯網下的平臺經濟,其快速迭代速度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新問題,讓監管難以第一時間到位,因此通過行業公約以及部門會議的形式,對冒頭的新問題進行宏觀調控,意義重大。
特別是二選一之類問題,已經讓平臺經濟呈現出各種亂象,特別是用渠道的壓制力來迫使商家選擇,進而剝奪了用戶(含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力,屬于一種事實上的壟斷行為,必然再隨后的平臺心態變化中,逐步讓用戶(含消費者)的權重逐步下降,變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隱患。
類似這樣的問題,由于互聯網的快速迭代,必然層出不窮,通過行政指導會之類的形式,才能在其問題萌芽之初進行遏制,確保行業生態的正向前進。
張孝榮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
本次會議對互聯網行業影響重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規范。互聯網行業競爭秩序進入規范發展階段。類似濫用壟斷地位、動輒采用惡性競爭手段,已經成為過去式。強迫實施“二選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掐尖并購”、燒錢搶占“社區團購”市場、實施“大數據殺熟”、漠視“假冒偽劣”、“信息泄露”以及實施涉稅違法行為得到了嚴肅整治,有望根治。
二、警示。互聯網經濟內卷化的發展模式終結。阿里案對行業起到了重大警示作用,反壟斷法是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所有互聯網平臺企業要知敬畏守規矩,按照要求全面整改自身問題,建立平臺經濟新秩序。
三、繳稅。會議強調,政策底線不可逾越,法律紅線不可觸碰。并強調各平臺企業要對照稅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全面排查涉稅問題,主動開展自查自糾。互聯網平臺享受免稅期的福利結束,納稅問題將不再有爭議。
王鵬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
這個會議不僅有象征意義更加具備實際意義。從實際意義角度來說,對于這些相關的平臺經濟企業,一方面,要加強自查,尤其是過去互聯網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無序性的問題,導致了互聯網金融的亂象。這其中包括大數據殺熟、侵犯個人隱私、壟斷二選一等,甚至再往前推一些時間,比如過去的互聯網創新泡沫,出現了大量的無效需求。
其實這一次在整頓整個平臺經濟過程當中,我們從實質角度出發,其實也明確的界定了一些需要排查和規避的相關現象。從這些具體現象出發,相關的平臺經濟企業要做好自查以及整改。
另外,從商業模式角度出發。過去這些互聯網平臺經濟,通過先發優勢而產生的盈利模式與技術模式,在未來可能會發生一些調整。進入到更多的生活日常的領域當中,技術跟生活的融合進行迭代,提供好的服務、產生更好的價值,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通過無序性、通過資本與流量的密集對原有的生態鏈、供應鏈、生產鏈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那這些是要盡量避免的。
所以說,未來無論是現行得這些互聯網平臺經濟巨頭企業,還是想進入這個領域的新興企業,他們的商業模式、技術模式需要要重構。其中包括價值鏈、供應鏈以及營收報表都需要重新進行更好的審視更好的整改更好的迭代。
第三就是象征意義。在過去,我國的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發展更多的是無序性,所謂的粗放經營。這么多年過去,產生了很多的成果,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問題。面向未來,隨著技術的智能化、數字化跟我們生活的不斷融合,互聯網創新領域、平臺經濟領域的規范化和規劃,可能會成為一個主流。這也是整個國家社會法治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這點上來說,是體現了一個時代的進步。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看懂經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