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發布2020年業績修正公告后,歐菲光(002456,股吧)瞬間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然而盈利變為虧損的歐菲光并沒有出現大家想象中的連續一字跌停,本周一大幅低開后歐菲光強勢反彈,周二更是直接沖擊漲停板。真理只在少數人手中,市場的選擇雖然出乎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料,但也表明少數聰明資金已經看透歐菲光業績修正背后的本質,發現了公司蘊含的潛在價值。
資產減值一次出清 最大風險落地
那么業績修正后,到底該如何理解市場對歐菲光股價的正面回應?修正公告中,歐菲光表示根本原因是由境外特定客戶終止與公司及子公司采購關系而引發的資產減值處理,導致歐菲光2020年業績由盈利近9億元直接變成虧損18.5億元。
本次資產減值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但并非之前聞泰科技(600745,股吧)與歐菲光簽署協議中擬收購的兩家標的,而是歐菲光對除上述交易涉及子公司股權和資產之外的與特定客戶業務相關的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重新估計相關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進行減值測試,預計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32,983.09萬元,無形資產減值準備9,417.55萬元,在建工程減值準備5,593.77萬元,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等3,427.04萬元,合計減少利潤251,421.45萬元。
另外,受境外特定客戶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關系的影響,公司針對特定客戶的研發項目預計未來無法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存在一定損失,合計減少利潤6,835.93萬元。
第三,公司有境外業務的參股公司亦存在減值跡象,根據謹慎性原則,該參股公司進行減值測試,根據評估結果,計提減值準備,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參股公司當期損益,公司投資收益減14,708.71萬元,減少公司利潤14,708.71萬元。以上幾大事項最終合計減少利潤272,966.09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盈利變為虧損。
上述減值金額雖然較多,但只為一次性減值,本次計提后也意味著相關風險徹底落地,未來的財務報表上將不再受任何影響。更重要的是,歐菲光將和境外特定客戶相關的業務剝離后,不僅能將外部經營風險徹底根除,同時也進一步聚焦當下核心主業,為今后的增長打好基礎。
2020年主營業務表現出色 強大創新實力助推歐菲光浴火重生
如果說資產減值是利空出盡,那么2020年歐菲光主營業務的良好表現則是市場對其未來抱有信心的核心因素。從修正后的業績快報看,2020年歐菲光實現營業收入約483.5億元,同比微跌6.97%,這在2020年疫情沖擊下已實屬難得。而修正前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8.8億元,同比增長72.73%,這意味著拋開本次資產減值的因素,去年歐菲光在營收沒有增長的前提下,凈利潤大幅回升,表明公司經營狀況較為出色。
對此,歐菲光在公告中也表示,2020年公司積極把握行業發展機會,加大高端產品研發和量產出貨,光學影像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光學鏡頭產能和出貨持續提升;受益于部分大客戶訂單增加和平板電腦銷量增長及安卓觸控業務獨立發展,觸控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盈利能力顯著改善;公司繼續加強成本控制和存貨管理,整體運營情況高效穩定。
目前歐菲光穩居光學領域第一梯隊,并且也是國內僅有的能研發和量產三攝鏡頭的廠商之一。在全球手機攝像頭模組市場,近年來歐菲光持續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其中2019年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7.2%,位居首位,而前五名廠商僅占據約一半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因此贏得多數安卓系客戶青睞的歐菲光,未來在市占率層面仍可高看一線。同時,根據早前披露的三季報,去年前三季度歐菲光光學影像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攝像頭模組出貨量達5.53億顆,同比增長21.81%;鏡頭出貨量1.32億顆,同比增長29.28%。這也證明了2020年歐菲光在核心主業光學鏡頭領域具備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增長潛力,隨著未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重回正增長區間,歐菲光也將繼續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
在核心產品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歐菲光憑借自身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進一步夯實市場競爭力。2020年6月,歐菲光研發出史上最薄潛望式連續變焦模組,厚度僅5.9毫米,讓智能手機在提升拍攝能力的同時又降低手機厚度成為可能;11月,歐菲光7P 108M光學鏡頭順利完成小批量驗證,從1300W突破到1億像素,達到目前行業最高水準。
而除了光學鏡頭,歐菲光也持續多元化布局。目前公司在3D生物識別以及智能駕駛兩大領域都具有較強的技術儲備,并研發出相關產品。例如3D模組方面,歐菲光是目前國內3D Sensing模組的主力供應商,同時也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兩種路線的3D人臉識別模組量產能力的廠商,2020年1-9月,歐菲光3D模組業務持續增長,出貨量為0.79億顆,同比增長38.96%,市場滲透率和出貨量都有較大提升。
智能駕駛層面,歐菲光智能汽車研發團隊于2020年11月研發出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該產品能實現近場、低速檢測,且各項指標處于業內領先水平:在探測范圍、速度、角度等方面超越超聲波傳感器,實現汽車準確判斷周圍環境、減少擦碰等情況;對低速時的 MEB(緊急制動)有跨越式的性能提升,能夠適配更多的場景;整體價格與超聲波雷達接近,達到性能與價格的完美結合。
對于重生的歐菲光,機構也給予了正面評價,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在研報中表示,剝離上述資產后歐菲光有望輕裝上陣,聚焦以安卓端光學(鏡頭、模組、3D ToF 等)為核心的業務。整體來看,公司目前光學模組業務在安卓端客戶認可度高,作為主流客戶主力供應商地位穩固,鏡頭業務逐步放量并切入高階產品,有望加速在主流客戶的滲透,未來多攝、3D sensing、屏下指紋等光學創新延續,預計公司將持續受益。
民生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看好光學”賽道”,攝像頭數量提升+規格升級帶來行業高增長,預計到2023年智能機攝像頭模組市場空間達2119億元。公司鏡頭產能持續擴充,良率+規格提升帶來毛利率提升,目前6P 產品已經配合下游客戶出貨。此外公司加碼3D 模組符合手機光學創新潮流,隨著拍照要求提高以及AR 時代到來,TOF 模組有望從旗艦機型向中低端快速滲透。預計2020-22 年公司營收至490/520/600 億元,歸母凈利潤至8.5/10.2/12.2 億元,對應估值32/27/23倍,參考SW 電子2021/02/05 最新TTM 估值48 倍,我們認為公司低估,維持“推薦”評級。
誠然,機構研報并不包括歐菲光資產減值帶來的一次性損失,但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歐菲光的業績顯然符合甚至略微超出券商預期,隨著資產剝離落地,未來歐菲光有望迎來股價和業績的戴維斯雙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