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第一次工作例會在杭州召開。省委書記、省數字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袁家軍出席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鄭柵潔主持會議。
會上,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作為企業界唯一代表詳細介紹了正泰以“未來工廠”建設引領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探索經驗,以及企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一云兩網”工程,持續推動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實踐成果,解構制造業數字化改革的重要邁步。
南存輝表示,正泰立足智慧新能源與智能電氣主業先行探索打造“未來工廠”,靠的是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政策支持與專家指導,源于創業創新文化(300336,股吧)與堅持艱苦奮斗精神,依托的是產業規模基礎,攻克的是軟硬件系統集成技術難題,積累的是智能制造技術能力,引領的是數字賦能。
制造業的“下一步” 以數字化制造體系驅動生產方式變革
數字化改革帶來制造業能級的不斷躍升。置身時代的浩蕩洪流中,正泰敏銳地洞察到產業數字化的強勁力量,并將數字化改革邁向實干。南存輝在會上介紹,2014年起,正泰依托國家智能制造專項,在業內率先構建工業電器行業云組態平臺,集成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SCADA(數據采集與監控)、MES(制造執行)及能效管理等系統。在客戶需求、產品設計、生產采購、交付服務等全價值鏈各環節,實現協同設計、敏捷供應、柔性制造、快速交付。
“截止目前,(正泰)智能制造累計投資23.4億元,直接年經濟效益6億元,在溫州建成6個數字化車間,在杭州、嘉興以及泰國等地布局光伏電池與組件智能工廠,建立起跨區域數字化制造體系。”透過幾組數據,正泰圍繞電力新能源構建起的數字化制造體系和自主可控全球產業鏈已清晰可視。
數字化發展的“進一步” 以“產業大腦”釋放數字化發展新動能
當下,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制造業創新升級,已有具體顯現。而如何進一步理解數字化改革內在需求、將創新引領的技術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攜手產業鏈共創數字化改革新空間,共贏新價值,成為業界共同尋找的“答案”。
作為數字化改革中的重要平臺能力——“產業大腦”把虛和實、數字化技術和物理技術結合,以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無縫融合,從而抵達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數字化轉型。
針對于此,南存輝也介紹了相關的正泰做法,“去年以來,正泰根據省‘未來工廠’試點建設要求和價值導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開展大數據建模、數字孿生應用及迭代優化,升級工業和能源互聯網云組態平臺,融合應用‘大數據+AI’,探索‘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發展模式。”
在制造端,正泰建立全流程數字監控與決策平臺,對生產、設備、質量、能耗等322項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控。杭州工廠建成瑕疵自動全檢的“AI質檢模式”,電池組件EL瑕疵檢驗速度提高2倍、準確率超過95%、人力成本下降50%。應用CPS(信息物理系統)技術,實現生產制造設備物聯網化、設備工藝維護提前預警等功能;海寧和泰國工廠實現跨國云平臺遠程實時監控、協同生產準備、故障提醒、決策支持等功能,打造“互聯網+透明工廠”。
產業集群的“先一步” 以新智造服務能力帶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樂清是國內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電氣產業集群。“正泰發揮產業鏈龍頭作用,依托正泰工業互聯網PaaS云組態平臺,推廣低成本、模塊化設備和系統,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門檻,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基礎性改造。組建智能制造裝備公司,為行業提供非標自動化設備研發、制造與技術支持等服務,帶動供應商600余臺套設備數字化改造,引領產業鏈400多家核心供應商協同發展。” 當談及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南存輝認為只有產業集群的整體優化,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走出一條綠色智能制造之路。
此外,正泰在積極探索新智造模式,引領帶動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協同化創新的同時,正泰新華科技還發揮在工控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優勢,集成工控產品,為電力、機械行業及新能源、冶金、化工、公共設施等生態體系提供工控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
南存輝表示, 正泰將根據全省數字化改革的目標要求,聚焦“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核心構架,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中主動作為,在賦能數字化轉型,爭創最佳案例中貢獻正泰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