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譚德塞在26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說,印度的疫情已超過了“令人心碎”的程度。他說,WHO正在竭盡所能,提供關鍵設備和用品,包括數千個氧氣濃縮器、移動醫院和實驗室用品。
根據印度衛生部26日公布的數據,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超過35.2萬,新增死亡病例達2812例。一天35.2萬的確診數意味著,全球每增加3位新增確診病例,其中就有1位來自印度;而超2800例死亡病例則意味著印度每分鐘就有約2人死于新冠肺炎。
雖然疫情如排山倒海一般襲來,但是印度迄今為止沒有再次實施全國范圍內的封鎖措施,原因很簡單,經濟吃不消了。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一波的疫情將對印度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他說,去年印度經濟在第二季度大幅下滑,原因即是疫情封城,而如今為了抵抗新一波疫情,不少地方再度引入了封鎖宵禁措施,對于經濟的影響顯而易見。
地方政府忙出臺封鎖措施
早在20日晚間,印度總理莫迪在發表電視講話時就明確表示,印度目前正在與第二波新冠疫情做斗爭,但不會在全國實施封鎖。
莫迪說,封鎖只是最后的手段,“應盡力避免”。目前的疫情形勢與去年有所不同,應確保經濟不受影響。“這是一個巨大挑戰,但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克服這一挑戰。”他說。
雖然在聯邦政府層面,印度政府拒絕封鎖,但在地方上,為了緩解疫情對社會的沖擊,很多地方還是重回了去年封鎖的老路。不過很多地方在用詞上很小心,避免使用“封鎖”一詞,而是用“防疫限制措施”等代替,防止再次刺激民眾的情緒。
首先坐不住的是印度經濟重鎮馬哈拉施特拉邦,該邦經濟產值占到印度全國的大約16%,首府孟買是印度的經濟中心和全印的第一大港口。馬哈拉施特拉邦從4月5日起就已實行宵禁等防疫措施,此后追加限制措施,如今幾乎所有私有經濟活動都已停止。
而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新德里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19日晚說,新冠肺炎疫情“危急”,新德里衛生系統幾近崩潰,他說:“如果再不實施封鎖,將面臨更大災難。”25日,他再次宣布將全城封鎖措施延長至5月3日。他說,過去一周,新德里的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高達36%至37%,不過25日已下降至29%。
而最新加入到封鎖行列的是印度南部的卡納塔克邦,該邦首席部長宣布,卡納塔克將從4月27日晚間起實施為期14天的封鎖令,以控制新冠病例激增局面。印度科技重鎮班加羅爾就位于該邦內,此地的封鎖將對經濟造成更為深遠的影響。
印度央行22日公布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多名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認為疫情將給經濟復蘇帶來更大不確定性。他們表示,經濟復蘇的可持續性取決于疫情防控,而當前疫情及各類封鎖措施必然影響經濟活動。
印度計量經濟學研究所創始人拉奧認為,無論印度是否強化封鎖措施,疫情都會沖擊對經濟復蘇至關重要的消費者信心,服務業所受沖擊尤其明顯。
經濟復蘇前景堪憂
此前,不少國際機構和組織一度看好印度今年的經濟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初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今年印度經濟增速預期提高至12.5%。
不過如今,正在惡化的新一波新冠疫情給這一前景蒙上陰影。4月印度股市SENSEX指數,已下跌4%,在亞洲主要國家中表現最差;本幣盧比持續貶值,成為近一個月亞洲最弱勢的貨幣。
印度零售協會負責人拉賈戈帕蘭(Kumar Rajagopalan)說,今年年初,印度零售業已恢復至疫情前的60%至70%,但此后隨著疫情迅速惡化,零售業又急劇下跌。
印度中小微企業員工總數達1.1億,是僅次于農業的第二大就業部門,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30%和出口的40%。不少專家認為,新一波疫情正帶來新的封鎖,時間越長,中小微企業損失就越大。
有分析師認為,印度經濟復蘇正呈現“K”型特征,即大公司快速壯大、中小微企業持續萎縮,分化日益明顯,而新一波疫情正加劇這種不平衡。研究機構印度評級與研究(Ind-Ra)稱,印度疫苗接種推進速度低于預期,而疫情持續走高,將今年印度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預計的10.4%下調至10.1%。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