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浙蘇老齡化將進一步加劇
“十四五”期間,我國的老齡化進一步加速。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預測,2025年“十四五”規劃完成時,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超過2.1億,占總人口數的約15%;如果以60歲及以上作為劃定老年人口的標準,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到2050年時將接近5億。
近日,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編制“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省份中已經有浙江和廣東發布“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征求意見稿),城市中也有徐州等發布相關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征求意見稿)。
從老齡化數據來看,一些富裕省市比如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蘇的老齡化程度較高。其中,根據上海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統計局2020年5月發布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35.2%。
未來這一數字將繼續上升,據上海市政協在一個養老工作會議上的表態,到2030年,上海戶籍老人占比將達到40%。
和日本類似,我國的超高齡社會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到來。
北上浙蘇老齡化加劇
高齡老年人口增加、失能失智比例提高、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加速,使得養老服務需求將更依賴社會化供給。
今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浙江省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浙江養老規劃),根據預測,2022年起,浙江老年人口將急劇增加,預計到2025年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總數將達約1500萬、占比28%左右,常住老年人口將達到1550萬人、占比25%。
浙江省并非唯一一個戶籍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1/4的地區。從戶籍人口來看,北京和上海的老年人口占比更高。
上海的戶籍老齡化程度,在各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一。根據上海市政協的預測,到2030年,上海戶籍人口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占戶籍總人口的40%,到2040至2050年,這一比例將達44.5%。
2020年10月,北京市老齡辦、市老齡協會發布《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2019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總量達到371.3萬人,占常住總人口比例為17.2%。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為367.7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6.3%。
這一數據將繼續快速增長。根據北京市老齡協會預測,2020-2025,北京市老年人口預計合計增長約100萬人,年均增長率約為4.5%,明顯超過“十三五”時期。2024年跨上500萬“門檻”,到期末2025年時達到近520萬人。
江蘇省老齡辦發布《2020年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全省戶籍人口7865.82萬人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834.16萬人,占比23.32%;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330.29萬人,占比16.91%。
“十四五”時期江蘇老年人口數量將快速增長,因為從1962年至1965年,平均每年新生人口近150萬,這一時期出生的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步入老年。預計到2025年江蘇省戶籍老年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7%。
如果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在2010年45-59歲的人口(2025年均步入60歲),有部分省份的老齡化程度增速頗高。
仍以上海為例,在不考慮死亡和人口流動的情況下(下同),上海2010年45-59歲的人口達到532.68萬,這些人口在2025年進入老齡人口行列。而2019年末,上海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遼寧的情況更為嚴峻,2010年,遼寧45-59歲人口達到1162.42萬人。2019年末,遼寧年末常住人口4351.7萬人。
這意味著,部分省份將比其他省份老齡化的“步伐”更快。
一位人口問題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會帶來種種影響。
“老齡化社會意味著人口老化,勞動力老化,養老負擔重,如抑郁癥等心理問題增多,出現老年人返崗就業的情況,經濟處于低增長和零增長的狀態。這些問題不僅是某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工業化、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共性問題。”她表示。
“十四五”怎么養老?
深度老齡化社會正在快速逼近,如何應對?目前,浙江、廣東都已經出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浙江養老規劃提出,到2025年,所有浙江籍失能失智老年人都得到長期照護保障。高齡津貼、百歲老人長壽保健金提高,老年優待對象擴大、更加精準。探索老年人福利政策逐步惠及常住老年人口。此外,城鄉養老服務更加均衡。養老服務設施相對均衡覆蓋,老年人不分戶籍享受養老服務設施。山區、海島等地老年人得到基本養老服務。
數據來源:《浙江省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今年4月,廣東對《廣東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提出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以上,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達到55%以上,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一間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全省養老機構院長和養老護理人員培訓上崗率均達到100%。
一些城市比如徐州,也已經發布養老服務規劃。根據《徐州市“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十四五”末,徐州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170萬,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20%。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城鄉分別形成10分鐘和15分鐘老年人生活服務圈。
另外,多省也已經開展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的研究。比如,2020年8月,江蘇省民政廳發布《關于征集江蘇省養老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意見建議的公告》,提出科學編制好江蘇省養老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完善養老服務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而在此前發布的各地“十四五”的總體規劃中,也紛紛提及養老和人口問題。
以北京為例,“十四五”規劃提出,建立健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同時,優化人口結構,促進人口合理有序流動,保持城市活力。
上海提出,到2025年全市街鎮養老綜合體達到500家,實現15分鐘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7.8萬張。優化床位供給結構,圍繞失能失智老人需求,持續增加護理型的床位供給,到2025年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加快居家、社區和城市基礎設施適老環境改造,到2025年實現居家適老化改造2.5萬戶。
天津提出,促進醫養結合融合發展,到2025年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達到100%。重慶提出,2025年,實現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數的比例不低于60%。
(作者:陳潔,實習生王夢陽 編輯:周上祺)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