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居民收入增長的質量
針對社會關心的居民收入問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近日在做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談》節目時表示,近年來,我國居民收入增長總體上與經濟增長同步,但增速在不斷回落。今后一個時期,要千方百計提升居民收入增長的能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同比名義增長13.7%,兩年平均名義增長7.0%;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13.7%,兩年平均增長4.5%。能夠在疫情對經濟、對企業、對市場都產生了嚴重影響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是很不容易的,也是盡了最大努力的。
那么,應當如何來看待居民收入增長這個問題,居民收入增長應當把著力點放在什么地方呢?很顯然,外界目前最關心的,還是居民收入的增長,是居民收入數量的提升,并以此來證明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了。
顯然,居民收入數量增長,特別是增長速度能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是必須做到的,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居民收入狀況的重要標準。但是,只講數量上的增長,不顧質量上的提升,也是存在嚴重問題的。增長到一定時候,就有可能出現相反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必須高度重視居民收入增長的質量,以質量來衡量數量的效果。
必須看到,我國居民收入在增長的質量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首先,貧富差距拉大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無論是社會財富的分配還是居民收入增長標準的調整,都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控制手段,財富向少數人聚集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如一些富豪利用高負債來聚集財富的現象,就十分嚴重。形成了賺錢自己拿、風險國家和居民擔的不正常格局。再如員工工資調整,出現多者恒多、少者恒少,沒有進行差別性調整的問題。自然,中產階層的形成也就速度很慢、效率很低、質量很差。自然,貧富差距就出現了拉大的現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將直接影響居民消費水平,影響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的發揮。
其二,房價對居民收入的影響是十分大的。由于房價的持續上漲,且上漲的內在動力依然很強,繼而造成了廣大居民在住房消費方面的過度超前,影響了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因為,從房價進入上漲通道以來的情況看,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就遠跟不上房價上漲速度,居民收入被大量轉向房地產領域的現象十分嚴重,居民的家庭財富結構也發生了嚴重扭曲,居民家庭資產的70%以上都變成了房產。更重要的,所謂的房產,也是在房價上漲中摻雜了太多水分的,是泡沫性資產。實際資產遠不像數據所反映的那么好。也就是說,從數據上看,居民收入增長還不錯,居民的財富增長也很快。但是,消費能力在衰退,從而影響了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影響了居民收入的來源渠道。譬如,投資、理財、儲蓄等方面的比重下降,消費能力自然也就難以保證,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第三,居民收入增長的趨勢在放慢。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容易出現風險的問題。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建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消費格局,就必須有效提升居民收入增長水平。毫無疑問,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放緩是要予以關注的。更需要關注的是,中等和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水平。因為,他們才是消費的最基本力量,也是最具有消費潛力的群體。而恰恰是這部分群體,他們的收入增長是存在問題的。其中,金融、房地產、證券、互聯網等行業的過度發展,已經對居民收入增長、特別是中等收入群體和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帶來了嚴重影響。這其中,制造業被嚴重傷害,是最主要的方面。如何形成員工重回制造業、資金重回制造業、資源重回制造業的格局,是提高居民收入質量最根本的途徑。
當然,物價上漲、醫療、教育等負擔加重、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對居民收入增長質量影響也很大,也需要重視。也就是說,在居民收入問題上,可以把眼睛放在增長速度和數量上,但更要放在質量上、放在效率上。否則,居民收入對消費的作用會下降,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會出現問題。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譚浩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