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道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16日報道,在線上課、學校停課、規劃落空、找不到第一份工作,以及越來越不穩定的就業:由新冠大流行引起的經濟危機正在嚴重打擊著年輕人。對于網絡化程度最高的一代或稱“Z一代”(1996年至2010年間出生的人),由新冠病毒引發的社交隔離迫使他們將生活移交給虛擬世界,并將自己的未來和人生規劃拋在一邊。基于聯合國數據的一項調查顯示,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18歲至29歲人口中有六分之一失去了工作,還有許多人發現自己的工作越來越不穩定。此外,許多學生被迫放棄他們的學業。
美國:回到父母家中
報道稱,2020年初,大流行實際上使這個星球處于癱瘓狀態,這促使美國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18歲-29歲)搬去與父母一起住,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就讀的大學停課并改為在線授課,或是他們突然失去了工作。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在2020年之前,這一現象最突出的年份是1940年,即大蕭條即將結束之時,當時有48%的年輕人被迫返回父母的住所。
據報道,截至2020年7月,有52%的年輕人與父母中的至少一人住在一起。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2010年,這一比例約為40%。根據美國教育部的數據,在2019-2020學年,近400萬人從大學畢業。其中有些人發現一些可能的工作機會被取消,而更多的人則在新形勢面前感到畏縮和束手無策。
“起初我們把這看作一個漫長的春假。”朱利安·瓦倫廷是一個23歲的年輕人,正好在大流行最嚴重的高峰期畢業。直到殘酷的現實擺在他和同學面前。這位年輕人說:“最大的擔憂在于是否能保住為我們所提供的工作機會。”
巴西:離開學校便失業
19歲的維多利亞·瓦爾讓試圖擺脫失業狀態已有近一年半的時間。她每天都在互聯網上尋找工作機會并發送簡歷,但結果越來越令人沮喪。這位年輕女性很著急。她、兩個弟弟和父母一起住在圣保羅最大的貧民窟的一所房子里,目前僅靠父親的收入為生。“今天,我已無法選擇自己想從事的工作,只要有工作機會,我就干。現在很難找到機會,隨著大流行的蔓延,商業和公司的破產,找工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大流行所造成的危機對巴西勞動力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它主要傷害的是18歲至24歲的勞動力,例如瓦爾讓。該年齡段的失業率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23.8%上升到2020年同期的29.8%。將近410萬年輕人在一個平均失業率為14.2%的國家中苦苦尋找工作。
阿根廷:年輕女性最受沖擊
報道稱,當大流行到達阿根廷時,該國已經在經濟危機中掙扎了兩年,就業市場早已受到沉重打擊。占該國人口總數20%的年輕人在獲得并保住正式和優質的工作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難。由于政府為減少人員流動實施了嚴格的禁令,情況進一步惡化了。
在2020年第二季度,由于許多經濟活動陷入癱瘓,阿根廷的失業率上升到13.1%,為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的數據,青年失業率飆升的幅度超過了其他任何年齡段。14歲至29歲的女性受影響最嚴重。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街頭的年輕抗議者。(西班牙《國家報》網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