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迪瑞醫療(300396,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迪瑞醫療)的和訊SGI指數評分新鮮出爐,該公司獲得83分的分值,環比第三季度SGI評分下降明顯,由88分跌至83分,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和訊SGI指數86分下降3分。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的體外診斷行業影響較大,2020年第一季度迪瑞醫療和訊SGI指數評分降至冰點77分。
圖:迪瑞醫療和訊SGI指數綜合評分
營業收入和歸母扣非凈利潤雙雙下滑 業績發展令人擔憂
4月23日,迪瑞醫療同時披露了2020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迪瑞醫療負債和所有者權益20.23億,同比2019年末20.62億資產下降1.88%,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7億,同比下降7.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91億,同比下降13.3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35億,同比下降19.05%。從財報數據來看,迪瑞醫療貨幣資金6.78億,負債合計3.69億,負債率18.24%,公司短期借款1.5億,現金流較為充裕,短期償債能力較強。
據了解,迪瑞醫療所處大行業為醫療器械產業,細分為體外診斷行業,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體外診斷儀器及配套試紙試劑的生產、研發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尿液分析、生化分析、血細胞分析、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婦科分泌物分析、凝血分析、標準化實驗室七大系列,主要用于日常體檢及病情輔助診斷,通過對人體尿液、血液等體液的檢驗,為預防、治療疾病提供身體指標參考信息,迪瑞醫療體外診斷行業發展30多年,現已具備產業規模發展條件,目前產品體系可以覆蓋體外診斷80%以上需求。
數據來源:迪瑞醫療2020年年報
從收入構成來看,該公司2020年99.34%的業務來自醫療器械,營業收入9.37億,同比去年10.03億下降了7.25%,主營業務發展出現萎靡,不太理想。產品方面,2020年試劑收入為5.55億,占營業收入59.25%,同比2019年下降15.01%;儀器收入3.75億,占營業收入40.10%,同比上升7.2%。迪瑞醫療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克服因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借助公司儀器產品多元化優勢,公司加大終端儀器產品的銷售力度,同比儀器銷售有所上升,為后期的試劑銷售起到帶動作用。話雖如此,即使儀器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有所增長,但其營業利潤較去年還是有所下降,且儀器毛利率相比試劑較低,體量依然較小。迪瑞醫療財務表現不佳,著實令人擔憂。
數據來源:迪瑞醫療2020年年報
除此之外,迪瑞醫療國內業務收入74.41%,同比下降13.41%;國外業務收入2.39億,同比上升17.91%。該公司表示,國際市場借助生化和尿液分析基礎優勢加快對化學發光及凝血等新品的市場導入,國際市場進一步夯實和推動其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迪瑞醫療2020年年報
國內市場呈現出割據競爭格局,但行業發展未來可期
就醫療器械行業而言,國際廠商起步早,發展較為成熟,在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市場中仍占據優勢地位,國內企業原料依賴進口,起步較晚、基礎弱,存在品牌弱、市場推廣難兩大問題。目前,國內診斷試劑產業仍處于弱小成長期,市場呈現出割據競爭的格局,廠家數量多達 300-400家,市場份額較為分散,比較知名的企業有深圳邁瑞、科華生物(002022,股吧)、達安基因(002030,股吧)以及新產業,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實力較強的綜合性企業還較少,行業排名靠前的企業還主要是在某一細分技術上具備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5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年增速保持在5%左右,2017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達645億美元,預計2018年到202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4.8%,到2025年將達到936億。
伴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醫藥改革、政府合理引導規范市場、中產階級需求提高等積極因素,預計國內體外診斷市場的供給在未來5年中將依舊維持20%左右的增速,并于2023年達到1217.4億元。2013年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市場規模占全球體外診斷產品的4.2%,考慮到我國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達20%,體外診斷市場總量仍然偏低,未來市場增速可期。
因此,醫療診斷行業市場還是一片藍海,至于迪瑞醫療能否在這場割據戰中勝出,就看其自身的能力了。
和訊SGI指數介紹
5月17日,和訊SGI指數重磅發布。和訊SGI指數(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owth Index),由和訊金融投顧團隊和媒體團隊,聯合打造。
和訊SGI指數,選取上市公司財報核心數據,并獨家引進世界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旗下BVD創新指數,由和訊專業投顧團隊進行建模,反復測試后推出。
和訊SGI指數模型計算方法:以科技創新為主線,選取300家綜合實力最優上市公司。相關數據可以通過公開信息渠道獲取。
和訊SGI指數模型計算方法:凈資產收益率、毛利率、產品競爭力、現金流、壞賬統計、凈利潤、研發能力以及BVD企業創新力指數等維度進行分別計分,按不同行業不同權重綜合計算,滿分為100分。
【免責聲明】和訊SGI指數僅代表公司成長性評分,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