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來”以時間為底,以未知為題。以奇跡當注腳,以敢為當步伐。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21年中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發。
“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可以預見,未來五年創新驅動將是經濟發展的主基調和動力源(600405,股吧)。
2021年,以何創新驅動發展?在互聯網新技術與各行業快速融合與變革的當下,我們聚焦制造、生命、能源、金融、空間與海洋等深具影響的領域,通過挖掘企業創新的故事,尋找中國經濟增長的源動力,饋未來以啟示。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7日電 (常濤)“創業公司上線一個App怎么也得半年時間,我們一個周就上線了,根本沒想那么多。”
閃送副總裁杜尚骉近日接受中新經緯記者采訪時回憶了閃送創立時的一些片段,“我們當時做了一個網頁,告訴用戶我們提供一對一同城急送服務,看用戶愿不愿意付費。當發現用戶真的有這個需求且愿意付費時,我們覺得這事兒能成。”
“用戶需求”彼時對閃送來說猶如星星之火,如今卻已成燎原之勢。過去7年,圍繞著如何滿足用戶需求,閃送構建了護城河,并向行業貢獻了同城即時配送的“閃送”經驗。
同城急速2C模式的三大壁壘
2014年3月,閃送在北京上線,定位于為用戶提供一對一急送的同城即時速遞服務。根據閃送公開數據顯示,經過7年多發展,閃送已經覆蓋全國222個城市,累計服務人次超過1億,在同城即時速遞服務領域穩居龍頭地位。
據易觀千帆公布的2020年8月同城即時速遞服務APP TOP 5榜單,閃送以132萬活躍用戶規模穩居首位,行業滲透率4.1%。
但同城即時速遞賽道并不缺玩家。2020年6月,背靠京東的達達快遞登陸資本市場,此外還有UU跑腿、順豐同城急送等頗具競爭力的玩家。與此同時,同城即時速遞行業也一直受到“沒有門檻”的質疑。
“同城即時配送行業這兩年確實很熱鬧,從模式上來說,這個行業有兩種模式,一是B2C,另一種是C2C。B2C最典型的場景就是外賣,主要的壁壘就是流量和資金,且需要巨大的流量和資金。但C2C模式有所不同,所有的公司在起步階段都差不多,一旦某家公司形成規模后,就能牢牢占據市場。”杜尚骉總結,同城即時速遞2C模式有三大壁壘。
第一個壁壘是規模優勢,包括客戶的訂單量以及閃送員的規模。“閃送剛開始時訂單量很少,價格也很高。但當用戶需求起來之后,訂單量迅速增長,價格很快降了下來,又撬動了更多單量增長。”杜尚骉認為,這樣就形成了很強的規模效應壁壘。“規模越大,效率越高,客戶體驗越好,任何一個新入局者很難做到這樣。”杜尚骉說。
第二個壁壘是算法優勢。杜尚骉將閃送提供的同城急送服務總結了三個特點,分別是需求高度離散、及時送達和個性化。“閃送會將用戶的需求標簽化、數據化,也會將閃送員的能力標簽化、數據化,并通過我們的算法將之匹配,達到最優。這種匹配是建立在長期的兩端數據基礎上的,且這種算法是不斷迭代的,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壁壘。”
閃送的運力調度系統時一直在自我升級和迭代的,杜尚骉回憶,閃送在2017年之前,運力調度還是以閃送員和訂單的距離為主,但并這并不是最優化的路徑,所以目前閃送目前采用的是“全局最優”訂單推送模式,往往最終會采取交叉取貨,提高雙方的時效性。
此外,閃送也會考慮閃送員的個人配送習慣及用戶、物品的特殊要求,通過過往記錄進行契合度匹配,保障每一個訂單都給最合適的人選,即全局最優為核心。
第三個壁壘是品牌口碑。“同城急送是一個低頻的事情,用戶有需求時才會用,當這個需求產生時,他能第一時間想到你,就是品牌口碑在發揮作用。”杜尚骉說。
“一對一”還有想象空間嗎?
“一對一急送拒絕拼單”,這是閃送在2018年提出的品牌戰略定位,這也使得閃送的服務標簽更清晰化。簡單來說,閃送和即時配送賽道中其他平臺服務模式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從發件人手中取件到送物品到收件人手中,這個服務全程都只由一名閃送員負責,并且一名閃送員一次只能夠接一單,在上一筆訂單結束之前,不會再接其他訂單。
杜尚骉表示,閃送中短期聚焦于“一對一”急送,即便將來拓展業務,也會是在“一對一”場景和模式下,但滿足的可能是“用戶的情感訴求”。
“閃送目前配送的物品中,不少是蛋糕、鮮花,這類物品背后是情感訴求。按照這種思路,如果我們閃送的不是某種商品,而是某種服務,是不是更能切中用戶的情感需要?”杜尚骉認為,一對一閃送“服務”未來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但閃送‘服務’需要標準化。舉個例子,比如我人在北京,有個老家同學托我去參觀某個公司。如果我沒有時間,我就可以下單一個閃送服務,我把具體要求告訴閃送員,比如拍幾張照片,問幾個問題,讓閃送員幫我去完成。”不過,杜尚骉認為,這種服務標準化起來有些難度,但仍值得去探討。
信息技術組合將滿足更多用戶個性需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十四五”期間,物流行業、即時配送行業將有哪些創新?
杜尚骉認為,技術發展將會給閃送的業務模式帶來創新,越來越多個性化的需求將被得到滿足。“用戶對某些高質量服務的要求,通過一定的信息技術組合將會做到。”
截至目前,閃送已經完成了D2輪融資。在杜尚骉看來,未來閃送尋求的還是一種穩健增長的態勢。
杜尚骉回憶到,2015年9月,閃送開始抽取平臺服務費。而在此之前,閃送一直是免費作為閃送員和用戶的信息中介平臺而存在。在抽取平臺服務費時,閃送也擔心因抽取服務費而導致訂單量下滑而擔心,“但我們發現,其實用戶在緊急需求下是愿意付費享受閃送服務,訂單隨之也不斷攀升,從而帶來的是閃送員接單量的上升,閃送員并未因為抽取平臺服務費而減少他們的收入。”
因此,在即時配送賽道甚至于傳統物流領域發展之初一直處于“燒錢”狀態時,閃送早早就已經實現了盈利。閃送的健康成長態勢,也為后來閃送大規模進軍,在多個城市開展業務提供了保障。
“把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好、做精,是閃送一直堅持的原則。”談及未來,杜尚骉表示,閃送在業務上不會跳出“一對一急送”的業務范疇,但會繼續完善城市場景;在產品上繼續拓展新的方向,探索更多還未解決的客戶問題;在數據端也會不斷迭代升級,用最快的速度,將閃送配送員和用戶連接起來,規劃出最優的配送方式。(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