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也呼吁,把學前教育和0-3歲的托育服務納入義務教育。
因為我們生了這個孩子,他不僅是每個家庭的,他長大了以后是國家的工程師,是國家的科學家,為社會做貢獻的,孩子是國家的未來。
所以0-3歲托育,還有學前教育,就是3-6歲的幼兒園,應該納入義務教育。
包括加強稅收等支持政策,什么叫稅收?就是生孩子給減稅,因為生孩子是有成本的。
還有住房政策,什么概念?要大力發展租賃房政策。”
“現在大家流行的什么躺平,內卷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房價。
我們現在的住房制度改革還沒有破題,我們現在的五線,六線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要推動人地掛鉤,供求平衡,真正實現房地產平穩健康的發展。”
“這次放開三胎,按照人口的規律,其實只會改變斜率,不會改變趨勢,不會出現人口的爆發式增長。
我們當時放開二胎,后來生育不及預期,當年是1786萬,保守派預測是3000萬,結果只生了一半。
后來到了2020年降到了1200萬,比上年下降了18%,減少了260萬……
當然,這里還取決于支持政策的落地情況怎么樣。”
“再過幾年,有可能會全面放開(生育政策),有可能在再過幾年,就會轉向鼓勵生育的政策。
有的朋友會問,放開生育有沒有可能改變老齡化、少子化?改變不了,它改變不了大的趨勢,但有可能會改變斜率。
但如果說有些生育的支持政策做的比較好,真正讓老百姓(603883,股吧)生得起,養得起,還有一定的效果。
所以降房價才是根本,住房制度是根。”
“高房價是抑制生育很重要的原因,高房價也是導致年輕人躺平的原因,他為什么躺平?因為奮斗一生還買不了套房子,為什么不躺平呢?”
“我們現在放開三孩的政策不簡單是放開的問題,后面有一系列的支持體系,從稅收,住房制度等等給一定的支撐,讓更多人生的得起。
所以這個政策里面講的促進生育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銜接,是非常重要的,它降低我們的生育成本。
后面大家應該會看到一些政策的落地,我估計快了。”
“現在央行傳遞的信號就是不希望看到我們的匯率升的過快,升的過急。
所以我估計這些政策出來以后,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暫告一段落,后面就是以穩為主。”
“無論上海也好,杭州也好,深圳也好,未來推房產稅,短期有效果,長期還是取決于住房制度的改革。
這里也包括大家買房的問題,短期你可以作為考量,長期不用過度考量房產稅的情況。”
“關鍵是看人口的流入和流出。人往哪里流動?
人往都市圈和城市群流入,大家買房,從保值增值的角度,一定是買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
“未來我們的城市規劃、國土規劃,要尊重人口流動的規律,不能車多了限號,人多了往外攆人,這是錯的。
因為現在國家講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大家來了都是深圳人,來了都是北京人,沒有低端和高端之分。
我們政策需要做的,不是說把所謂的低端人群往外攆,而是讓所有的年輕人,無論他是高端還是低端,來了之后安居樂業,這才是我們公共政策應該做的。”
“5線、6線、7線、8線都上(限購)了,該漲的地方一樣漲,
為什么?
核心原因就是沒有看清中國住房制度的深層次原因。
我現在再次呼吁,中國需要啟動新一輪房改,這個新房改就是人地掛鉤、供求平衡,控制房價,當然推房產稅也是對的。”
以上,是東吳證券(601555,股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今天(5月31日)在線上交流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對于剛剛宣布的放開三胎政策,任澤平重點分享了對于放開三胎生育的看法,以及對后續可能出臺政策的判斷,同時,詳細分析了要如何破解當下當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
把學前教育和0-3歲的托育服務納入義務教育要大力發展租賃房政策
大家晚上好,我先給大家介紹兩方面內容:
一個是今天剛剛公布的放開三孩的政策。
我們這些年一直呼吁放開生育。去年我們一篇文章就是關于放開三孩,這是在國內最早、最旗幟鮮明的提出放開三孩政策;
后來這篇文章全網是5.6億的閱讀,引爆了大家對老齡化、少子化的關注和關心。
作為一個學者,從學術討論推向國家戰略,這是我們最大的貢獻和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我想給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放開生育,放開三孩的政策。
今天高層會議聽取了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老齡化戰略的政策,審議了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大決定。
這里有幾個政策的亮點,我簡單給大家說一下。
第一個是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
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以及配套的支持措施,大家注意了,現在可以生三孩了。
這里還講了一個叫“促進生育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銜接”,會有一些支持性的措施來鼓勵大家生育。
有哪些措施呢?
一個是關于教育,就是發展普惠的托育服務供給。
什么叫托育服務?
就是0-3歲的小孩(托管教育)。
生完孩子以后,女性很難重返勞動力市場,因為0-3歲(的小孩),大部分都是女性在帶,所以發展普惠的托育服務供給非常重要。
我這里也呼吁,把學前教育和0-3歲的托育服務納入義務教育。
因為我們生了這個孩子,他不僅是每個家庭的,他長大了以后是國家的工程師,是國家的科學家,為社會做貢獻的,孩子是國家的未來。
所以0-3歲托育,還有學前教育,就是3-6歲的幼兒園,應該納入義務教育。
包括加強稅收等支持政策;
什么叫稅收支持?
就是生孩子給減稅,因為生孩子是有成本的。
還有住房政策,什么概念?
要大力發展租賃房政策。這是相關支持政策。
總的來說,是通過漸進式改革,把我們的生育政策向前邁了一步,這是非常重要的。
躺平、內卷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房價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是推動人地掛鉤
我們去年呼吁了新基建,后來也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未來我可能會重點呼吁住房制度的改革。
因為,現在大家流行的什么躺平,內卷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高房價。
我們現在的住房制度改革還沒有破題,我們現在的五線,六線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要推動人地掛鉤,供求平衡,真正實現房地產平穩健康的發展。
如果說展望,我有兩點展望:
第一個,再過幾年,有可能會全面放開(生育政策),有可能在再過幾年,就會轉向鼓勵生育的政策。
有的朋友會問,放開生育有沒有可能改變老齡化、少子化?
改變不了,它改變不了大的趨勢,但有可能會改變斜率。
但如果說有些生育的支持政策做的比較好,真正讓老百姓生得起,養得起,還有一定的效果。
所以降房價才是根本,住房制度是根,這也是我們一直呼吁的。
但是遺憾在哪里?
就是到現在,我們的住房制度改革沒有形成共識,我們現在五線六線,它都是堵,它不是疏。
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是我們團隊提出來的。
到現在,中國的住房制度改革,還沒有找到破題的根本。
高房價是抑制生育很重要的原因,高房價也是導致年輕人躺平的原因,
他為什么躺平?因為奮斗一生還買不了套房子,為什么不躺平呢?
所以降房價,推動住房制度改革就變得十分的重要。
這是第一個展望,就是生育政策會從放開三孩過渡到全面放開,甚至到鼓勵生育的政策。
放開三孩后要從稅收,住房制度上給一定的支撐
第二個,我們現在放開三孩的政策不簡單是放開的問題,后面有一系列的支持體系,從稅收,住房制度等等給一定的支撐,讓更多人生的得起。
所以這個政策里面講的促進生育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銜接,是非常重要的,它降低我們的生育成本。
后面大家應該會看到一些政策的落地,我估計快了。
比如說教育的公平,稅收的調節,女性就業權益的保障,應該都會出臺相關的政策,這可能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
人口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有朋友講說房價降一半再生一個,邏輯上是對的。住房的改革學德國、學新加坡。
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中國經濟復蘇一枝獨秀美國放水,中國貨幣政策正常化
第二個,人民幣匯率。
最近的人民幣匯率出現了急升,主要是4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是中國經濟復蘇一枝獨秀。
中國經濟比美國的經濟復蘇提前了三個季度,匯率長期還是看基本面,所以中國經濟相對比較好。
第二個,美國還在放水,我們已經貨幣政策正常化了,就是利差。
第三個,美元除了對人民幣貶值,對歐元也是貶值的,這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聯儲的貨幣超發。
美聯儲的這種貨幣超發導致了美元的貶值,美元指數下跌。
還有,就是歐洲經濟的復蘇也比較超預期。
這幾個方面共同導致了人民幣匯率的升值。
人民幣升值不是央行的主動原因未來人民幣以穩為主
展望未來,人民幣怎么看?
我個人看法應該是以穩為主。
很多人說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是為了降低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對。
因為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增加下游企業的壓力,出口企業的壓力;
而且上游的成本漲價,匯率再升值,那對下游企業是一種雙重打擊,我看公共政策部門也出來澄清了,所以這個是大家的誤解。
人民幣匯率升值不是央行的主動原因,更多的應該是市場的預期,以及投機性行為。
今天剛剛公布的政策就表明了央行的態度,就是要打擊人民幣過快升值的投機行為。
央行現在要干嘛?
要讓人民幣穩下來,不能再升了。
今天的政策是什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什么概念?我給大家講一下。
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就是再過半個月,
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兩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提高到7%。
什么意思?
就是進行外匯投機的成本上升了,央行傳遞了這個信號,還是要把匯率穩定下來,
也是不希望匯率升值,或者說短期過快急升。
所以長期沒有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發展,而且中國相對于美國的增速高了2-3倍,中國長期肯定還是升值的。
但是短期這種急升是企業無法承受的,而且目前央行也出了政策,就是要把匯率急升的政策改變。
現在央行傳遞的信號就是,不希望看到我們的匯率升的過快,升的過急。
所以我估計這些政策出來以后,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暫告一段落,后面就是以穩為主。
這是我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一個解讀。
股市是貨幣的晴雨表
問:你在今年1月提出了通脹預期和流動性拐點,隨后市場就進行了調整并風格切換。
你又在今年的5月25號提出了未來貨幣政策會對資本市場重新友好,隨后這段時間股票市場就走勢強勁。
你覺得股市下一步的機會又是怎么樣呢?
任澤平:股票市場的分析框架,我有幾個經驗可以給大家講一下。
第一個,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在很大程度上是貨幣的晴雨表。
因為股市也好,房市,商品,它本身是資產價格,
所以你會發現,經濟好不好是一方面,但貨幣松的時候股市一般都漲,貨幣一收緊股市大部分就跌。
比如說去年經濟不好,中國經濟,美國經濟都不好,但股市漲得很好。
中國今年的經濟顯然比去年要好,但一開年股市反而調整,什么原因?
就是貨幣政策從松轉向了中性和穩健。
所以大家留意,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貨幣的晴雨表。
經濟和通脹的壓力會有所緩解貨幣政策可能會對資本市場重新友好
我為什么在今年初提出通脹預期,流動性拐點,后來股市做了調整,主要是基于經濟周期的邏輯。
后來我們5月25號提出,未來貨幣政策會對資本市場重新友好,原因是什么呢?
包括今天公布的PMI指數已經看得非常清楚了,經濟在二三季度邊際放緩。
再加上國家出手打擊通脹,打擊大宗商品價格的炒作,所以我估計未來經濟和通脹的壓力會有所緩解。
貨幣政策短期不會放松,
今年初因為通脹預期起來,一季度經濟增速達到18.3%,一些投資者擔心貨幣政策會收緊的這個焦慮可能會緩解。
貨幣政策去年是松,今年一季度是有點擔心可能要收緊,但是未來的擔憂有可能逐步緩解。
放松、可能要等到通脹和經濟明顯改善,或者說放緩。
到了二三季度,隨著經濟通脹放緩以后,大家對于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是緩解的。
所以未來貨幣政策可能會對資本市場重新友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還有,就是股市結構性機會還是比較多的,因為總的來說,流動性還是比較充裕的。
因為美國還在貨幣超發,中國并不是收緊,中國是從松回到了中性穩健,而且明確講不急轉彎。
大量的牛股出現在賺錢不辛苦的行業
問:過去10年的大牛股選股邏輯,還適用于未來10年嗎?
任澤平:我們把國民經濟分了很多行業,但國民經濟無非是三類,
賺錢不辛苦;
辛苦不賺錢;
賺辛苦錢的。
根據我們研究發現,大量的牛股是出現在賺錢不辛苦的行業。
然后我們又進一步分析了究竟哪些行業是賺錢不辛苦的?它有什么特征,這在美國和中國都是適用的。
主要是我們掌握的這種規律,它不僅適用于過去10年,也將適用于未來10年,20年。
希望大家能夠把握這種規律,抓住10倍或者幾十倍的這種大牛股的標的,主要還是掌握這種牛股輩出的基本邏輯。
隨著人口的發展醫藥養老這些行業會越來越好
問:醫藥、養老、醫療這些股票的未來前景又如何?
任澤平:這些行業都是大賽道,為什么這么說?
比如說養老,醫療,隨著老齡化的推進,這些需求都會大幅上升。
包括醫藥,未來大家買健康,買快樂,所以這些行業應該是隨著人口的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白酒是個好行業
問:怎么看白酒行業?
任澤平:白酒行業也是個好行業,這個是大賽道。
大家想,一把米兩升水,幾千塊錢。
像可口可樂也是,所以食品飲料一直都是好行業,也都是牛股輩出的行業。
你花了精力去研究那些賺辛苦錢,或者辛苦不賺錢的行業,它很難出牛股的。
所以說還是要找那些大賽道里賺錢不辛苦的行業,那里面還是有規律性的。
房產稅短期有效果長期影響不大
問:房產稅政策會對超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怎樣的影響?
任澤平:房產稅是短期影響,長期影響不大。
房地產稅是什么概念呢?
它對存量的保有環節進行征稅,增加持有成本。
對于一些本來人口流出的、房地產市場比較蕭條的這些地方,壓力巨大。大幅增加持有成本,而且想賣賣不出去。
但是對于熱點城市,對于人口流入的、又沒有供求失衡的,稅負是可以轉嫁的。
所以對于這些這種地方,基本沒有影響或者影響不大。
比如像美國的這些熱點城市,像包括中國香港、倫敦早就出房產稅了,房價該漲一樣漲;
因為它供不應求,投資屬性,包括海外移民、當地老百姓買了很多,這些稅費都是可以轉嫁的。
無論上海也好,杭州也好,深圳也好,未來推房產稅,短期有效果,長期還是取決于住房制度的改革。
這里也包括大家買房的問題,短期你可以作為考量,長期不用過度考量房產稅的情況。
第三個,從公共政策的角度,房地產稅不是抑制房價的;
公共政策當時推房產稅,主要是因為房地產大開發時代快結束了,再過10年土地出讓收入沒有了,
怎么辦?增量的沒有,那就是存量,開始用房產稅來替代土地出讓收入。
這是國家來推的,完善地方財稅體系的。
因為房產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是地方主體稅,在美國都是這樣;
推房產稅恐怕是大勢所趨,但是對于調控房價的作用,還是取決于供求關系。
大家買房也是這個概念,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你還是買那些長期人口流入、土地供給比較受限的,這個地方長期來說就是硬通貨,建議大家還是加大這些關注點。
從保值增值的角度買房一定是買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
問:現在大家國家的調控政策就是防住不炒,你又說我們短期可以不太關注房產稅,如果現在手上有現金,能否作為投資買入房子,作為保值增值的目的?
任澤平:我剛才講的分析框架,人口流出的地方長期蕭條,
像美國也是這樣,人口從廣闊的中部地區往兩個海岸線遷移,中部的房價就長期陰跌,鐵銹州;
兩大海岸線人口流入,房價就不斷創新高。
所以關鍵是看人口的流入和流出。
人往哪里流動?
人往都市圈和城市群流入,大家買房,從保值增值的角度,一定是買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
比如最近北京深圳出臺的這些政策,坦率地講,都是錯的。
北京疏解人口,人往都市圈城市群流入,這是規律。深圳最近也是出臺了提高落戶門檻的政策,這種都是違背規律的。
城市規劃要尊重人口流動規律要人地掛鉤、以人為本
未來我們的城市規劃、國土規劃,要尊重人口流動的規律,不能車多了限號,人多了往外攆人,這是錯的,
因為現在國家講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大家來了都是深圳人,來了都是北京人,沒有低端和高端之分。
我們政策需要做的不是說把所謂的低端人群往外攆,而是讓所有的年輕人,無論他是高端還是低端,來了之后安居樂業,這才是我們公共政策應該做的。
怎么安居樂業,比如說增加土地供給,增加住房供給,增加教育醫療,讓我們城市的軌道交通更加發達。
客觀上講,大的都市圈更節約土地、更節約資源,更有效率、更有活力,反而小城鎮對土地資源的浪費更嚴重。
因為大的都市圈才真正是集約化發展,
所以對中國這樣的國家,我還是建議要順應人口流動,尤其是往都市圈城市群流動的規律。
人地掛鉤,就是人來了,把地給他,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解決一二線高房價和三四線高庫存的問題。
這是我對公共政策的建議,就是尊重人口流動的規律,
年輕人到了大的城市,你就讓他安居樂業,不要攆人,也不要抬高什么門檻,這都是懶政和惰政,都是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不夠深刻。
還是要人地掛鉤,真的是以人為本,人來了把用地指標給它調過來,這就能夠改變中國房地產現在的這些歷史問題,一二線高房價,三四線高庫存的問題。
我呼吁新基建,從學術討論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去年呼吁放開三胎,今天終于也上升為國家戰略,放開三孩政策全面實施了;
我們這個呼吁,不僅是為了國家和民族,也是為了我們每個人,關系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幸福。
作為一個學者,還是要勤快,有責任做這樣的呼吁。
我未來將會呼吁新房改,我們現在住房制度改革,連破題都沒有破題,
五線、六線都是懶政惰政的表現,而且都是不尊重經濟規律的表現。
尤其是,我非常反對大城市驅趕所謂的低端人群;
所有人都是從底層奮斗起來的,1978年中國城鎮化率17.92%,82%都是農民,你忘了這40多年中國怎么走過來的嗎?
人不能忘了初心,不要動不動什么抬高門檻,動不動要驅趕低端人群,更多的是尊重規律。
我現在明確跟大家講,我們呼吁新基建成為了國家戰略,我們呼吁了放開三孩,現在也正式落地了,這關系到我們每個家庭的幸福;
我后面要重點呼吁住房制度改革,真正讓我們的年輕人不要躺平,不要內卷化,不要雞娃。
最近有一些詞,我看了也很心酸,現在流行說躺平,我相信這些年輕人說躺平的時候,內心還是想奮斗的,誰愿意放棄自己的夢想就地躺平呢?
躺平一定是面對現實被迫的、無奈的一種選擇。
比如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房價,你奮斗了一輩子買不了一套房子,那為什么不躺平呢?
中國房地產是有解的學習德國、新加坡的成功案例
問:中國的房地產未來到底會偏向于哪一種模式?能給我們描繪一下嗎?
任澤平:中國的房地產,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中國的住房制度,1998年房改學的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又學的英國,你會發現大家都深陷高房價之困,
土地的批租制度,控制土地的供給,還有就是預售制度,高杠桿等等,它有一套的制度,所以決定了高房價。
全球前10大高房價城市,中國已經占了一半了,中國香港加上北上廣深;
這樣下去,如果說我們不做出深層次的住房制度改革,我給大家做一個大膽的預測,未來全球前10大高房價城市中國全包了,那這個問題就大了,那就麻煩了。
現在在這個時點,我們城鎮化率63.89%,我們還有最后10年的時間窗口,來做出重大的調整。
所以在這里,我也呼吁,我后面還會持之以恒的呼吁,
就像呼吁放開三胎、呼吁新基建一樣,呼吁住房制度改革,
中國的住房制度改革有沒有解?
到現在從技術上是有解的,我們無非是解決我們認識問題和我們改革的決心問題。
住房制度大致分為三類,
像中國香港和英國是一類,深陷高房價之困,這些都是很多教訓大有經驗的。
第二類,比如說像日本美國是一類,
他們貨幣超發等等,房地產過度金融化,經常爆發危機。2008年的次貸危機,1992年日本房地產泡沫。
還有成功的案例是什么?德國和新加坡。
德國和新加坡的案例成功在哪里呢?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控制貨幣超發,
股市房市很大程度上它就是貨幣現象,你把貨幣控制住了,房價怎么可能大漲呢?
像德國,在歐元誕生之前,整個歐洲的貨幣體系,各個國家控制貨幣的紀律性沒那么強,向德國學習,大家就盯馬克,
當時馬克成為整個歐洲的錨貨幣,大家覺得它貨幣控制得好。后來歐央行成立,歐洲央行的總部設立在德國的法蘭克福,
你看德國對貨幣控制的好,房價就控制的好。德國房價長期穩定,是全球房價穩定的一個奇跡。新加坡也是這樣的。
這是第一個經驗。把貨幣控制好,不要超發。你看超發的這些經濟體,房價都控制不好。
第二個是房地產的定位問題,
比如說德國一直認為居住權是老百姓基本權利,它出了很多租賃法案,比如說開發商也好,租戶也好,不能隨便調價,給你合理利潤,但是你不能暴利。
無論是出租也好,還是開發房子也好,在德國過分漲價是違法的,這個是違法的。
我再舉一個例子,他有一套住房保障法案之類的,來保障居民的居住權利。
比如說一個人失業了,租了另一個人的房子,那個人不能把這個人攆走,因為這個也是他的居住權利。
所以它的定位是什么?
不是說把房地產作為一種金融、資產或者拉動經濟增長的工具手段,而是作為老百姓的基本權利,
從法律上做了一些保障,不貨幣超發,把房地產作為一種居住權,而不是一種刺激經濟等等的一些工具。
客觀講,土地財政等等確實對中國過去高增長做出了歷史貢獻,要客觀看待。
但是發展到今天,中國人均GDP一萬多美元了,而且現在大家更多的是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更何況就全球前十大高房價城市,中國占了一半了,是需要中國解決住房制度的時候了。
中國未來房地產還有最后的十年窗口,究竟是像中國香港一樣出了大問題,社會撕裂,包括像美國也是這樣的問題,高房價、社會撕裂、貧富差距,年輕人躺平喪失夢想,還是說我們像德國、像新加坡學習。
現在到了比較關鍵的時候了,如果說我們新基建放開、生育三胎這些呼吁成為國家戰略,現在住房制度真的是到了破題的時候了。如果說再不做改革,我是比較擔心的。
關鍵事在人為,我們有沒有形成共識。
第二,有沒有決心推動住房制度改革。
所以反過來講,做投資房地產,我還是堅持我原來的看法,房地產長期看人口,還是人口流入的地方。
大宗商品高點臨近不同商品恢復不一樣
問:你在5月17號的直播里提出了此輪大宗商品價格高點臨近了,馬上5月19號就調控了大宗商品價格,鋼鐵等大幅下跌,能給大家講一講這都是怎么預測出來的,以及你對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如何看待?
任澤平:我們也是在不斷的學習當中,預測更多是對市場規律的一種尊重。
這輪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就是供求缺口加上美元流動性的過剩。
供求缺口很簡單,大宗商品的需求國,美國歐洲復蘇的都不錯,
但是大宗商品的供給國,像拉美、印度,都深陷疫情危機當中,
所以出現了供求缺口,進而引發了大宗商品的猛烈上漲。
再疊加我們的碳達峰碳中和,這些都是疊加因素。
還有就是美元流動性泛濫,最近美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創了20年新高,大宗商品是美元定價的,美元指數跌,大宗商品漲,美元流動性泛濫,大宗商品漲。
未來大宗商品怎么看?
大宗商品還是分類,我講過大宗商品的價格高點臨近,為什么這么判斷?
首先來說,大宗商品復蘇的需求還是比較弱的,它更多的是供給約束,如果未來供給能夠恢復,大宗商品價格就可能下跌,或者說供求矛盾緩解。
比如說有色更多是國際定價,我們國內能夠控制的相對比較有限,但是大家留意,鋼鐵煤炭,中國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
我們開發商講,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是中國;第二大的是誰?是河北;第三大是誰?是河北的唐山,大家經常開玩笑講。
可見,鋼鐵是因為我們要環保,碳達峰和碳中和,所以我們把它供給給約束住了。
碳達峰碳中和對不對?方向是對的,但是我們可以注意節奏,
鋼鐵煤炭我們是具備產能恢復能力的,所以像螺紋鋼、煤炭,最近價格就下來了很多,使得下游的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還有就是原油,原油回到65美元一桶,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均衡的水平。
對未來大宗商品價格有幾個判斷,
第一個,高點臨近,主要原因就是需求還比較弱,供給是可以恢復的。
第二個就是分產品,鋼鐵煤炭能夠恢復的相對快一點。
從長期保值增值的角度推薦買硬通貨
問:在大通脹的背景下,為了預防手頭現在的現金貶值,那在購買房產、股票、私募基金的投資之間應該如何選擇呢?
任澤平:關于投資,我還是建議大家,
第一個根據個人需求來,
第二個,如果說從長期保值增值的角度,我還是一直推薦大家買硬通貨。
我這幾年一直講硬通貨,什么叫硬通貨?
就是能夠長期保持增值的,除非有的人高拋低吸,那就比較累。
坦率講,值得長期持有的,硬通貨是非常好的,比較適合大家做投資。
硬通貨是什么?它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是硬,第二是通貨。
“硬”,在長期能夠對抗通脹,它不是“軟”,“軟”跑不贏通脹。
第二個是通貨,它有貨幣、金融、投資屬性。
比如說你買的很多工業品,它不具備投資屬性,長期是下跌的。
哪些東西具備長期的投資屬性?就是硬通貨。
三大硬通貨大家記住了,
第一個,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房子,這是我一直講的。
過去很多朋友講,聽了任老師或者看了我們房地產的書,還是有很大的啟發。你想想看,過去10多年,包括你再看未來10年,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城市群的房子,在長期具備價值,叫硬通貨。
第二個是供給稀缺的貴金屬,
第三個是大賽道的龍頭公司,這是三大硬通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