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綠色環保的發展方式成為主流,2018年以來,伴隨著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一系列關于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政策的發布,新能源行業勢頭正勁,與新能源行業相關的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國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日新”)就是一家服務于新能源行業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
2020年3月12日,國能日新公開發布招股說明書,申報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預計發行1773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為25.01%,保薦機構為長江證券(000783,股吧)。預計募集資金3.45億元,主要用于新能源功率預測產品及大數據平臺升級項目以及新能源控制及管理類產品升級項目。
來源:招股書
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不久后的3月29日,國能日新創業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原因尚不明確。
此次申報并非國能日新的首次嘗試,早在2020年11月24日,國能日新就曾公開發布招股說明書,希望于創業板上市。但深交所隨后于2020年12月20日出具了問詢函,指出了國能日新信息披露不足及其他一系列問題。2021年3月14日,國能日新公開發布了對于上述問詢函的回復,但其背后仍存在對賭協議失敗、供應商與客戶重合、應收賬款與負債逐漸升高等重重風險。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向國能日新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函請求解釋,然而截至發稿,國能日新并未給出合理解釋。
應收賬款連年上漲,資產負債率與銷售費用持續攀升
公開資料顯示,國能日新是一家服務于新能源行業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主要向新能源電站、發電集團和電網公司等新能源電力市場主體提供以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產品為核心的新能源信息化產品及相關服務,主要通過銷售軟硬件產品和提供服務兩種方式取得收益和利潤。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2020年6月,國能日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1.51億元、1.70億元和7096.79萬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73.11萬元、2059.22萬元、3643.28萬元和1519.45萬元。報告期內,國能日新的營業收入呈小幅增長態勢,而歸母凈利潤2018年同比下降9.41%,2019年同比增長76.93%,波動幅度較大。
來源:wind
雖然報告期內國能日新的總體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呈增長態勢,但其應收賬款、負債水平等一系列財務指標情況并不樂觀。
招股書披露 ,2017年-2020年6月,國能日新應收賬款逐漸增加,分別為5894.54萬元、7642.61萬元、9770.01萬元和1.00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19%、50.56%、57.65%和70.57%,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在快速增長。
應收賬款余額(來源:招股書)
對此,國能日新表示,報告期內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業收入比重不斷上升,系由公司業務規模、客戶特點、產品應用端、疫情等因素共同導致。首先,受公司業務規模提升的影響,應收賬款規模增加。此外,公司簽訂的部分銷售合同附帶一定的質保金,該部分款項于質保期滿后收回,由于公司經營規模的增長,該部分款項逐年累積,亦導致應收賬款余額及占營業收入比重的提升。
不僅應收賬款上漲,國能日新的負債水平也在不斷上升。2017年-2020年6月,公司負債合計金額分別為7185.50萬元、7627.96萬元、7520.05萬元和7888.73萬元,總體呈上升趨勢。
來源:wind
此外,同期國能日新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7.50%、50.86%、36.01%和34.72%,而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23.63%、20.69%、22.59%和26.98%。雖然國能日新資產負債率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始終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有專業人士表示,國能日新的負債規模不斷擴大,可能顯露出公司面臨一定的資金缺口,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負債仍呈增長趨勢的話,那么可能會給公司的經營帶來風險。
銷售費用增長,存貨水平卻在提高
國能日新銷售費用的不斷增長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招股書披露,2017-2020年6月,國能日新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506.22萬元、4012.02萬元、4131.29萬元和1756.8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4.50%、26.54%、24.38%和24.76%,而同期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14.69%、14.94%、10.95%和12.78%。國能日新的銷售費用總體呈上升趨勢,且始終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
銷售費用率(來源:招股書)
對此,國能日新解釋稱,2018年公司為拓展業務,擴大了銷售、業務團隊規模,銷售人員從2017年末的81人增長至2018年末的139人,導致2018年銷售費用增幅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國能日新雖然在不斷擴大銷售團隊,但公司的存貨水平卻在不斷升高。2017-2020年6月,國能日新的存貨價值分別為2593.31萬元、3004.81萬元、3211.06萬元和4149.02萬元,總體呈上升趨勢;同期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74、1.88、1.59和0.46,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均值分別為6.38、6.38、6.91和1.86,國能日新始終低于同行。
存貨周轉率(來源:招股書)
對此,國能日新表示,公司存貨由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合同履約成本和勞務成本組成。發出商品的余額較大的原因是,公司主營產品主要應用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項目,項目驗收需業主獲得電網公司的并網許可,且易受建設周期、環評、并網手續等多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因此,驗收周期可能延長。
專家表示,由于存貨周轉較慢,公司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存貨跌價風險,而較高的銷售費用也給國能日新增加了成本壓力。
供應商與客戶重合,對賭協議失敗
在深交所針對國能日新出具的問詢函中,國能日新存在的數個疑點被公之于眾。
首先,報告期內,國能日新存在多個客戶與供應商重合的情況。例如,報告期內,國能日新對于北京鴻普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銷售金額合計高達11.27萬元,采購金額合計175.21萬元;對于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銷售金額合計603.63萬元,采購金額合計30.30萬元;對于烏魯木齊恒瑞哲宇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的銷售金額合計105.85萬元,采購金額為16.45萬元。除上述公司外,客戶與供應商重合的情況還涉及許多其他公司。
此外,國能日新簽署的對賭協議也對公司經營有著較大的影響。
公開信息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雍正及其一致行動人丁江偉分別于2017年10月、2019年7月與外部投資者和信新能、嘉興微融、融和日新和財通創新簽署增資協議或股份轉讓協議補充協議,約定了外部投資者關于業績補償、回購權、共同出售權及優先認購權等特殊權利。
在2017年10月國能有限第三次增資過程中,雍正、丁江偉就公司業績情況向融和日新、和信新能、嘉興微融承諾如下:2017年度歸屬公司股東稅后凈利潤達到2800萬元,且2018-2020年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上一年年度增長率不得少于20%,或者2017至2020年四年度合計歸屬公司股東稅后凈利潤達到15030.4萬元。
然而,國能日新并未完成向投資方的業績承諾。2017-2019年,對賭協議中業績補償條款約定的目標金額分別為2800萬元、3360萬元和4032萬元,而同期國能日新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73.11萬元、2059.22萬元和3643.28萬元,遠未達成目標。
來源:招股書
針對2017至2019年公司業績未達到協議約定目標的情況,國能日新表示,有多方面原因對公司經營造成了影響。
首先,2017年,雍正及丁江偉根據在手訂單,結合當時積極的政策環境,較為樂觀地估計了公司下游應用市場。同時,國能日新功率預測服務收入主要取決于存量客戶規模,但是由于上網電價補貼的減少,以及平價上網和低價上網政策的出臺,國內對新能源電站的投資熱情在短期內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了公司業績。
有專業人士表示,國能日新的對賭失敗很可能表明公司在做重大決策時不夠明智。雖然部分條款實質上處于中止狀態,但仍然給國能日新帶來了不小的風險。
(發現網記者羅雪峰 實習記者于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