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旭陽集團有限公司(01907)2020年報顯示,旭陽集團2020年營收197.8億元人民幣(幣值單位下同),較2019年上漲5%;EBITDA32.7億元,較2019年上漲15%;凈利潤17億元,較2019年上漲24%;每股基本盈利0.42元。另據旭陽集團5月24日發布公告,預期2021年前4個月旭陽集團凈利將較上一中期期間增長超過250%,主要源于公司于本期間的焦炭平均售價上升,并通過兼并收購、運營管理服務等方式進一步持續擴充產能規模。
回顧2020年,焦化去產能執行力度超乎市場預期,疊加下游生鐵產量創歷史新高,焦炭供應缺口明顯,價格呈先抑后揚走勢。而作為全球最大獨立焦炭生產商及供應商的旭陽集團,在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內蒙古、江西、東北等地布局有7個產業園區及若干運營管理服務項目,運營焦炭規模1210萬噸/年、化工規模590萬噸/年,并有360萬噸/年焦炭、288萬噸/年化工項目在建,具備很強的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旭陽集團準確把握需求旺盛、供應偏緊的市場格局,統籌調度煤、焦、化等各生產環節,統一平衡水、電、氣、汽等各類能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克服環保限產、疫情影響等制約因素,精打細算搶抓生產,精益操作降低能耗物耗,資源綜合利用“吃干榨凈”,實現了穩產、高產、超產:2020年完成焦炭總產量1113萬噸;憑借多年為客戶提供爐對爐、廠對廠定制化服務的成熟策略和行業領先的技術、經驗、能力,形成了搗固焦爐生產大型高爐用焦的系統解決方案,成功產出高品質大高爐用焦,通過充分有說服力的實驗數據和過硬的產品、服務,高標準完成客戶2000立方米高爐開爐焦定制和后續服務,拓展了大型高爐主力焦市場,進一步深化了訂單制造、柔性制造、小批量多品種制造,開啟了定制化焦炭生產營銷和服務的新階段。
與此同時,旭陽集團將合理而堅決的“降煤價、漲焦價、擴價差”貫通實施,有效保證和提升了利潤率。比如:優化存煤,成立煤炭研究所,上線運行配煤專家系統,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配煤,優化配煤結構,提高配煤精度,降低配煤成本,在提升產品質量同時實現平均配煤價較2019年下降216元/噸;實施靈敏高效的價差管理,焦、煤價差較2019年末擴大351元/噸。
近期于5月29日,旭陽集團全資子公司河北旭陽能源有限公司又與吉林鼎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運營管理服務協議》和《項目建設管理及優化管理服務協議》。根據協議,鼎運將其120萬噸/年焦化及配套裝置,全部委托旭陽集團進行項目建設管理和運營管理。通過此次合作,旭陽集團焦炭運營規模擴增至1330萬噸/年,同時拓展了在東北的發展空間。
展望未來,整個焦炭行業受環保、煤耗等指標要求影響,產能增量難度較大,重點將是存量產能的盤整優化。旭陽集團在已經實現超低排放基礎上,進一步實施了超超低排放建設提升,能耗、環保等指標大幅低于同行,各地政府歡迎旭陽集團幫助地方焦化企業整合產能、提高環保水平、降低煤炭消耗和能耗。所以,面對國家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旭陽集團的發展機遇不減反增,通過在推進營銷一體化、運營管理服務、兼并收購、合資合作等多方式業務擴張及新產能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有望于2021-2025年期間將公司在國內和全球的焦炭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同時,旭陽集團憑借九大核心能力和九大競爭優勢(超前研究能力、戰略規劃能力、業務策略能力、供應鏈能力、數字化運營能力、創新能力、盈利能力、擴張能力、糾偏能力;規模優勢、一體化優勢、園區化優勢、集中營銷優勢、成本優勢、研發創新優勢、信息化智能化優勢、安全環保質量優勢、風控優勢),通過焦炭業務和化工業務的平衡,通過平臺化工產品、基礎化工產品和材料化工產品的平衡,通過重資產和輕資產的平衡,通過科技創造和傳統制造的平衡,有效抵抗公司5大類55種產品的周期變化,有效實現集團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持續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