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上海正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并在持續完善人才落戶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滬發展。
在近日舉行的2021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峰會上,上海市委副書記于紹良稱,上海已經聚集了全國50%以上的5G人才、40%以上的集成電路芯片人才、30%以上的人工智能人才、20%以上的創新藥人才,上海越來越成為青年才俊點燃夢想、收獲成功的熱土。
作為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的《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學家調查》顯示,在20座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中,上海對于全球青年科學家的吸引力排名第四位,居中國城市之首,體現了上海的科技創新開放窗口和網絡樞紐地位。特別是對于全球3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的吸引力,上海位居20座城市之首。
根據今年1月公布的《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第五部分“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釋放發展新動能”提出,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以國家戰略為引領,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布局,培育壯大骨干企業,努力實現產業規模倍增,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三大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同時,《綱要》明確全面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擴大“海聚英才”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實行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進政策,大規模集聚海內外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促進人才要素市場化配置,為科創中心建設提供強勁持續、全方位全周期的智力支撐。
以ICT(信息通信技術)為例,有著產業、資金、人力資源多個要素集聚的上海在該產業有明顯優勢。
而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集成電路一直是上海的優勢產業。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全國比重約為22%,產值超過2000億元,增長超過20%。目前超過700家集成電路重點企業落戶上海,形成了集群效應。根據芯思想研究院今年發布的2021年中國大陸城市集成電路競爭力排行榜,從產業規模、產業鏈支撐、市場需求、政策支持、創新能力、產業活力等6個指標進行評估,上海位列第一。
今年2月,MWC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上海正式開幕,這也是該系列活動停辦了1年多之后,年度全球首秀回歸線下。紫光展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楚慶彼時告訴第一財經,MWC在上海回歸線下,也讓全球通信產業參與者、中國同行們保持對話和合作。
楚慶認為,去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上海市政府在防疫工作的巨大投入和對產業、企業的精準支持,這也保障了包括它們在內的集成電路企業盡快復工復產。“集成電路產業的產業鏈較長,通過長期政策引導,產業自我累積循環,上海形成了全國最完善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痹谒磥恚呖萍脊疽欢ㄊ菄瞬呸D!霸谧瞎庹逛J周邊,除了我國本土的公司,還集聚了大量行業的海外公司,是一個國際化的平臺”。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上海已經連續三年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集聚了一批國內外AI龍頭企業。今年7月8日至7月10日,第四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在上海召開,在6月8日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倒計時30天暨合作伙伴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今年大會在嘉賓方面,重磅嘉賓比去年更多,圖靈獎得主已確認6位,預計總數再創新高;展覽面積翻番,將達4.2萬平方米;辦展企業參展企業比去年更廣,總數突破300家,首次參展比例達40%,上海以外地區企業和外企占比超過50%。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所長石謙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過去提到上海首先會想到文化城市、經濟城市、商業城(600306,股吧)市,現在還是科創之城,這種(科創)城市引領的效應會通過一段時間釋放出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