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的“詛咒”
在發達國家追捧下,牛油果逐漸打開世界市場。主要產地因種植牛油果樹引發的環境和社會問題,也愈發引起重視。
6月21日,日本國際政治學者六辻彰二的《牛油果是‘惡魔的果實’嗎?牛油果熱潮帶來的環境破壞與難民危機》一文登上日本雅虎新聞站首頁。
報道截圖
六辻彰二文章指出,全球牛油果市場規模已經突破了92億美元,然而現在的這種牛油果生產、消費狀況是不可持續的。
首先是水資源缺乏。每生產1噸牛油果需要1800m?的水,比許多農作物都高得多——生產1噸香蕉需要790m?、柑橘560m?、西瓜235m?。
國際新聞網站Fair Observer也于6月2日發文《綠色黃金:牛油果的詛咒》。文章介紹,種植1顆牛油果要消耗70升水,是1顆番茄的12倍。但不幸的是,絕大多數牛油果都在干旱地區種植。
六辻彰二介紹,種植牛油果已經對生產國國民生活帶來負面影響。適宜種植牛油果樹的地區本身較為干燥,降雨較少。然而為了產量,當地人無視自然規律,重度澆灌,造成了嚴重的水資源不足。
已經有因為牛油果種植引發自然災害的例子。牛油果另一個主要生產國智利,2019年帕托爾卡省(Petorca)因為水荒而發布了緊急狀態宣言。居民對地底水測試發現,水中大腸桿菌超標。
更嚴重的是,因種植導致的土地干旱還或誘發地震。墨西哥中西部的牛油果重要產地烏魯阿潘,去年屢屢發生地震。有一個月地面震動甚至超過了3000次。當地政府報告稱,由于牛油果樹種植過多,地下水減少,地表下方形成了巨大空洞。
此外,由于牛油果主要出口國集中在熱帶,運送牛油果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是巨大的。據統計,運輸2個牛油果能夠產生846.36克二氧化碳。而運輸1公斤香蕉會產生480克二氧化碳。
Fair Observer報道稱,墨西哥是牛油果生產“超級大國”,該國大多數牛油果都出口美國。而墨西哥大多數牛油果都產自米卻肯州。
Statista統計,2019年,墨西哥牛油果產量為230萬噸,第二大生產國多米尼加為66.1萬噸。種植牛油果的主要國家還有秘魯、哥倫比亞、印尼、肯尼亞、巴西、海地、智利、以色列。
2019年主要牛油果生產國產量(單位:千噸)
2017/18財年,墨西哥牛油果樹種植面積達23.1萬公頃,而2013/14財年為16.8萬公頃。
墨西哥牛油果耕地面積(藍色,單位:公頃)與產量(橙線,單位:噸)數據源:聯合國農糧組織
出口到美國的牛油果產量的擴大,對該地區的植物群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當地官員稱,每年有超過20000公頃的林地被改造成牛油果種植園,導致大規模的森林砍伐,進而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害。與此同時,對牛油果種植的傾斜危及該地區的糧食安全,經濟作物的種植取代了當地的主食。
隨著墨西哥牛油果行業的發展,大量的資金流入。搶劫果實、敲詐農民的歹徒開始增多。許多匪徒配備自動步槍,有些甚至使用無人機襲擊警察和平民。中南美多國近年來牛油果卡特爾增多,可以說是加劇難民危機的原因之一。
墨西哥牛油果生產商雇傭的“牛油果警察”(BBC視頻截圖)
美國的《洛杉磯時報》(LAT)2019年發文,揭露了墨西哥卡特爾為了數十億規模的牛油果產業,在當地“挑起了血淋淋的戰爭”。
卡特爾集團成員帶著自動武器和電鋸,砍伐木材。而這只是第一步。
卡特爾集團在米卻肯州搶奪耕地,清理樹林,然后種植當地稱為“綠色黃金”的牛油果。十多個犯罪集團正在爭奪對烏魯阿潘市內外牛油果貿易的控制權。
成為“超級水果”之路
牛油果火遍世界,美國的營銷“功不可沒”。
Statista稱,牛油果在美國受追捧的原因是,它被打上了‘超級食物’(super food)的標簽,富含健康脂肪以及纖維。
推廣牛油果的團體“哈斯牛油果委員會”(HAB)2019年5月的調查顯示,促使美國人購買牛油果的最主要原因是“健康”(heathy),其次是“含有‘優質’脂肪”(contain ‘good’ fats),最后才是它的味道(taste)。74%的牛油果消費者是因為牛油果促進健康而購買。
六辻的文章指出,牛油果引發注目的契機,是1997年美國解禁墨西哥產的牛油果。從那年開始,牛油果在美國的市場急速擴張,當時的美國,對于健康、有機產品的追求成為一種社會風潮。在這種背景下,牛油果在美國的市場急速擴張。
當然,這當中,商家的營銷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美國權威科普雜志《科學美國人》(SA)2017年發文梳理“營銷策略是如何一步步改變消費者對于牛油果的印象”。文章說,曾經,美國消費者根本“吃不明白”這種水果,但現在卻對它欲罷不能。
據介紹,上世紀末牛油果還叫“鱷梨”,最初的美國進口商將銷量不佳怪罪于取名。
于是,加州牛油果種植交流會(CAGE)將鱷梨改為“avocado”,來源是原產國墨西哥原始居民的語言。《科學美國人》雜志介紹,更名的目的,是給這種水果增加異域風情,進而讓“這是一種特殊的食物”的說法更加可信。
但與此同時,各路營養學專家開始提倡低脂飲食。由于當時公眾并不能區分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所以富含脂肪的牛油果遭受攻擊。
因此,牛油果種植戶們團結起來。他們資助并發表研究,宣揚這種水果的益處,還在電視上投放廣告。但消費者仍然不知道如何吃牛油果,因此銷量并沒有顯著提升。
因此,商家與著名的偉達公關公司(Hill&Knowlton)合作,而后者的任務是讓牛油果成為“每天都吃的水果”。
牛油果與美國NFL“超級碗”(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的年度冠軍賽)的聯合成為了轉折點。營銷公司通過發起“食譜比賽”、分發牛油果醬等一系列宣傳活動,讓牛油果與運動、健康、強壯等印象直接掛鉤。
如果看過“超級碗”,一定會對“墨西哥牛油果”(Avocados from Mexico)這家公司投放的廣告有印象。這家公司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斥巨資,在這場約三分之一美國人都會收看的盛會投放廣告。公司CEO宣布2021年不投放,但考慮次年回歸“超級碗”。由于年復一年的營銷,牛油果在美國的銷量也像上文數據顯示的那樣連年攀升。
“墨西哥牛油果”在超級碗投放的廣告
而且,美國對于牛油果的需求還在增長。
荷蘭金融公司Rabobank最新行業報告顯示,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牛油果銷售也創下記錄。且隨著經濟復蘇,銷售額還會繼續提高。Rabobank稱,2021年美國每人每年消費9磅牛油果,5年之內,年人均消費將繼續增長至11磅。不僅如此,美國還將從秘魯和墨西哥進口更多的牛油果,填補加利福尼亞州牛油果減產造成的空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