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昌訊(記者朱海)今年以來,江西省吉安市市場監管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服務市場主體發展,持續改善優化營商環境,市場主體實現強勢反彈。1-5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52856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95%;全市現有市場主體總量歷史性突破30萬戶,達311051戶。
服務企業“快進快出”。開通全程“網上辦”,企業注冊登記、刻制公章、申領發票、銀行開戶、社保登記五個環節的業務全程在江西省企業登記網絡服務平臺上辦理,最快1個工作日辦結。建立現場“一組審”,選調人員組成評審小組,負責行政審批許可事項材料的集中審核以及組織專家現場評審等工作,減少企業“多頭跑”。暢通“幫代辦”,窗口有人員代辦,銀行有網點代辦,郵政有郵寄代辦。開通注銷“一網辦”,對實際沒有開業和沒有債權債務的企業進行注銷,借助“一網通辦”專區,通過線上一次性解決手續辦理問題。
助推企業“做大做強”。2020年至今,已有吉水井岡蜜柚、井岡山紅色培訓上升為全省質量提升重點項目,新增江西名牌30件(其中農產品(000061,股吧)6件)。新增“吉州窯”和“泰和茶油”2件地理標志商標,總數達15件,列全省第二。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12件,歷史性突破1000件關口;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04件,歷史性突破2件關口。井岡山《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成為全國山岳型景區首個示范項目;《井岡蜜橘》獲批成為江西省首個“江西綠色生態”地方標準;吉安市禾康智慧養老服務標準獲批成為全省唯一上榜的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泰和縣、萬安縣獲批為江西省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
護航企業“慎罰輕罰”。推進包容審慎監管,針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實行分類監管,探索實行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制度。執行對民營企業和人員的一般違法行為,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涉案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改進執法方式,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三項制度”,嚴格按照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裁量權,建立完善配套制度,避免了執法的隨意性。優化檢查監督機制,大力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減少檢查次數,防止任意檢查、執法擾企的現象發生。
6月24日下午,吉安市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聶桑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吉安市市場監管局仍將持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一是聚焦“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費用” ,擬建立企業開辦“5210”注冊審批新機制,即申請開辦企業不超過5份材料、2個環節、1個工作日、0費用。二是聚焦高質量發展,通過計量、標準、認證認可、商標、知識產權等手段為企業營造更高質量的服務,助力發展升級。三是著眼“六穩”“六保”,處理好執法主體和市場主體的關系,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盡最大努力助推吉安老區高質量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