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更是寫入了2021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
緊扣時代脈搏,以上海、武漢為雙中心的全國性碳交易市場也在2021年6月22日正式啟動,此外全國首單專項用于碳中和的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落戶南通;均標志著“雙碳”目標下的投資機遇得到體現。當下,實現“雙碳”目標的技術創新,數字經濟助力碳減排勢在必行,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近期,馬上消費正式對外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以下簡稱“路線圖2.0”),多維度地展現了企業踐行綠色金融,積極參與到節能減排的實際行動中。通過綠色化運營、倡導低碳文化,馬上消費樹立了綠色的發展理念,未來還將積極賦能合作伙伴。時至今日,馬上消費的綠色低碳之路已經走了6年。
從身體力行到對外賦能,從攜手同行到共建生態,在實踐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馬上消費始終不是獨行者。
同頻共振 以數字科技助力“碳中和”
馬上消費成立于2015年,也是在這一年《巴黎協定》正式簽訂,而我國也明確提出了“綠色發展”的理念。
2020年9月,中國鄭重向世界承諾,將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
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作為一家肩負社會責任和使命感的金融機構——馬上消費牢固樹立了綠色發展的理念,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響應國家號召。
馬上消費有關負責人介紹稱,“在過去的六年,我們連接了幾百家銀行,服務了幾百家場景方,我們愿意開放數字化技術和綠色金融技術,并希望能夠幫助所有合作企業共同構建一個綠色生活的社會,一個綠色能源的社會,一個綠色金融的社會”。
“如果中國企業都實現了數字化,國家整體碳排放量可以下降30%”。由此看出,數字科技在服務產業升級,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具有核心優勢。
馬上消費堅持自主研發的戰略,把建設綠色、低碳標準化體系確立為企業一項長期發展的課題,積極整合內外部多方資源,勇于探索、積極創新,努力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建設上有所突破。
作為以數字科技驅動的金融機構,馬上消費秉持開放、共贏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強“政研企”三方合作,探索綠色科技領域的科研創新,積極投身社會公共項目建設,以數字科技為平臺基礎,更廣泛地賦能合作伙伴,共同守護綠色發展的生態堡壘。
2030年實現自身凈零排放
為了踐行綠色金融,響應國家戰略。馬上消費制定了明確的《“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并表示將要在2030年實現自身凈零排放。
任何一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并非易事;而金融行業實現綠色金融發展,更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馬上消費在“路線圖2.0”中規劃了明確的行動方向和目標。
首先,深耕綠色低碳發展,參與標準化體系建設。馬上消費將要參與地區性、全國性綠色金融企業聯盟,結合外部優勢資源在綠色科技領域加強理論研究與成果交流,積極參與構建國家或行業的綠色金融標準化體系。
其次,馬上消費充分發揮科研探索優勢,攜手政府機構和外部企業,以科技創新助力“碳中和”。馬上消費結合自身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技術,積極投身政府性項目,參與政府節能減排以及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將與政府合作研發一套通用的碳排放數據管理中心系統,并提供配套的技術服務。
再次,向“綠”而生,積極投身低碳公益事業。馬上消費已經設立了企業低碳公益日,未來還有計劃設立“馬上”綠色基金,參與具有影響力的綠色公益活動及綠色公益論壇,并提供專項資金服務地區公益事業。
最后,馬上消費還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企業文化,努力實現綠色金融。目前,馬上消費堅持綠色運營、低碳辦公,提升員工低碳意識,鼓勵低碳辦公、低碳出行等理念;未來,馬上消費還將搭建物資循環企業平臺,籌建綠色建筑等,多維度、多領域地實現綠色金融,煥新企業綠色低碳新標簽。
據官方數據披露,截至6月底,馬上消費通過全線上業務、金融云、電子合同、智能客服等,累計實現減排53.23萬噸。
這份《“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對馬上消費將是一個全新開始。馬上消費形成自身綠色低碳文化的同時,還將成為助力實現“碳中和”的頭部金融企業,散發“溢出效益”,推動金融業走向綠色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