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出現“千年一遇”的持續強降水天氣過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河南暴雨,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無數人一夜難眠。
據央視新聞報道,21日17時,河南省召開防汛應急新聞發布會,介紹防汛救援最新情況。發布會開始前,全體人員為遇難人員默哀。
發布會上透露,據不完全統計,16日以來,此輪強降雨造成全省89個縣(市、區)560個鄉鎮120多萬人受災,25人死亡7人失聯。
此外,暴雨對河南區域內的公司造成了什么影響?剛剛,《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致電多家河南上市公司,富士康、牧原股份(002714,股吧)、海底撈、三全食品(002216,股吧)等紛紛回應。
未來三天仍有暴雨和局地大暴雨
今日下午(21日)14點左右,鄭州周邊出現一片空白區,降雨暫時停歇。給救援帶來了一絲緩沖。“鄭州雨停啦”登上微博熱門話題,多處鄭州網友發文稱,“雨過天晴”。
據央視新聞報道,預計未來三天,河南省仍有降雨,其中21日降雨強度大,鄭州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具體預報如下:
21日,河南中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西北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鄭州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50~120毫米)。
22日,河南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鄭州地區有小到中雨(5~15毫米)。
23日,河南中西部小到中雨;鄭州地區有分散性陣雨(1~5毫米)。
@中央氣象臺發文提醒今天夜間鄭州仍有較強降雨,救援人員請注意安全!
河南省氣象臺2021年7月21日16時30分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未來3小時內,安陽、鶴壁、焦作、許昌、漯河、平頂山、南陽、信陽、駐馬店九地區和新鄉地區西部及鄭州地區西部、南部部分地區降水量將達到50毫米以上,局部達100毫米以上,請注意防范。
鄭州市氣象臺也于2021年7月21日17時33分繼續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鄭州市區及所轄六縣(市)將發生雷電活動,局地伴有小時雨強20到30毫米的短時強降水,7級以上陣風,請注意防范。
2021年07月21日20時至22日20時,河南省地質災害預警預報達到紅色預警的地區為: 鄭州中西部,平頂山西部及北部,南陽、新鄉北部,洛陽中東部,許昌西北部,安陽、鶴壁西部,焦作北部及南部局部、濟源東南部,鞏義、汝州大部,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地質災害預報達到黃色預警的地區為:三門峽、洛陽大部,南陽西部及北部,焦作北部,鄭州、濟源西部,平頂山東南部,信陽南部,鄧州西南部,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多地馳援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針對河南省鄭州市連降暴雨引發險情,應急管理部第一時間啟動消防救援隊伍跨區域增援預案,連夜調派 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專業隊伍1800名指戰員、250艘舟艇、7套“龍吸水”大功率排澇車、11套遠程供水系統、1.85萬余件(套)抗洪搶險救援裝備緊急馳援河南防汛搶險救災。
河北389人馳援河南!
河北總隊第一時間調集石家莊、邢臺、邯鄲、衡水支隊4支抗洪搶險專業隊及訓保支隊共計389名指戰員、96輛執勤車、31艘舟艇,防護、救生、破拆、排水、通信類裝備器材4000余件(套),攜行72小時自我保障物資,于7月21日4時23分全部集結完畢出發。
山西262人馳援河南!
7月21日,山西總隊調集8個支隊,262名指戰員53車,增援河南搶險救援工作。
江蘇489人馳援河南!
江蘇總隊調集489人96車,攜帶70艇、12臺遠程供水泵組、5臺“龍吸水”及戰勤保障分隊、醫療保障分隊7月21日凌晨5時奔赴鄭州。
安徽300余人馳援河南!
7月21日,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調集7個支隊、75輛救援車、40艘舟艇、300余名指戰員,3臺遠程供水系統,增援河南,投入抗洪搶險救援。
江西392人馳援河南!
7月21日,江西總隊和南昌、景德鎮、九江、鷹潭、撫州5個支隊增援力量392名消防專業救援力量及其保障編隊、救援車輛68臺、舟艇52艘,攜帶水域專用救生衣490件、救生拋投器32套、無人機17架、衛星電話16部、衛星便攜站4個、水上機器人2臺等裝備器材,已在趕往河南的路上。
山東274人馳援河南
!
7月21日4時16分,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調派濟南、泰安、濟寧、德州、聊城5個支隊、274名指戰員、63輛消防車組成五支抗洪搶險排澇分隊出發增援河南。據了解,此次增援河南,山東消防增援隊還攜帶了4套遠程供水和30艘舟艇,目前5支增援分隊正在按照指令趕往河南途中,預計增援力量將在今天上午10點左右陸續到達河南開封市集結地點。
湖北365人馳援河南
!
7月21日凌晨4時,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迅速調派機關、武漢、宜昌、襄陽、孝感、隨州、訓保支隊共70車、365人、23舟、21艇,攜帶水域專用救援衣772套、救生拋投器28套、水上機器人3臺、無人機17架、衛星電話19部(不同制式)、衛星便攜站5個及相關備用器材裝備正火速趕赴河南抗洪搶險一線。
停靠40多個小時后
救援物資已送達K226次列車
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受災情況嚴重。河南多地道路、地鐵等被淹,人員被困,多條途經鄭州地區鐵路受到影響。K226次列車于7月19日16時30分許,從鄭州站出發開往蘭州,列車在鐵爐站(離開鄭州站后的第二個車站) 停靠超過40小時,他們一度斷糧斷水。
通過網絡求助信息
央視總臺記者聯系上K226次列車乘客劉女士
她表示,列車在鐵爐站停靠期間
列車員為每位乘客
提供了 米湯和桶面 等
“停靠時間太長了
食物很緊缺”
△乘客劉女士車票
劉女士告訴央視總臺記者
列車長允許乘客自愿下車
“我們這節車廂有一半的乘客
已經下車走了
也可以下車自行購買食物
今天還有乘客收到了外賣”
據央視總臺記者了解
列車停靠時乘員805人
目前車上還有約550人
據劉女士介紹
列車乘務人員始終堅守崗位
為乘客提供 手機充電 等服務
方便旅客在信號正常時與外界聯系
留下的乘客情緒也很穩定
大家互幫互助
車上乘客目前平安
圖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今天(21日)中午13時許
滯留超40小時后
K226次列車乘客劉女士
向央視總臺記者發來好消息
“物資來了!”
△視頻來源:乘客劉女士
圖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7月20日9時
收到K226次列車求助信息后
鐵爐車站值班人員想方設法趕到附近小賣部
爭取到部分方便面和飲用水
盡快送上列車但數量有限
同時安排汽車連夜尋找食品和飲用水
2 1日早,附近超市開門后
車站立即組織人員搶購
3000多瓶礦泉水和1000余袋方便面
送往列車
7月21日下午1點過,據封面新聞,記者從K226次列車被被困乘客小李處得知,滯留鄭州44個小時之后,他們收到了第二批補給物資。相比第一次補給, 這次的食物豐富了許多,有水、牛奶、面包、八寶粥和火腿腸。 乘務人員還從附近小賣部買了泡面,準備把送來的礦泉水燒開后給乘客泡面。
富士康、牧原股份、海底撈、三全食品等
多家河南上市公司回應暴雨影響
7月21日凌晨,據央視財經報道,針對鄭商所目前運營情況以及后續會否正常進行交易一事,鄭商所新聞信息部工作人員表示, 目前交易所沒有暫停交易的通知,具體最新情況鄭商所官網會及時發布通知。
剛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河南多家上市公司,了解暴雨對公司的影響。
豬“茅” 牧原股份(002714,SZ) 在河南南陽市,牧原股份有關人士今日(7月21日)早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特大暴雨主要在鄭州,公司在鄭州各縣區沒有場區,內部也成立了應急指揮部,密切關注特大暴雨帶來的后續影響。
位于鄭州市金水區的 豫能控股(001896,SZ) 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公司鄭州總部正常辦公,所屬發電企業大部分在河南省其他市,所以受損不大。“目前生產正常,具體的受災情況公司也正在統計,還都沒有報上來,我們估計影響不大,目前公司應急防汛預案已啟動了,各所屬企業主要領導帶班在崗負責指揮主要工作。”
中原高速(600020,SH) 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該公司負責運營的部分收費站因汛情處于封閉狀態,只是一部分,其他部分都處于正常運行。對于是否會對短期內通行費收取產生影響,中原高速(600020,股吧)相關人士表示,大雨導致河南全省高速基本處于封閉狀態,昨天是全部封閉。
今日上午,中原高速曾向媒體透露,受水災影響,短期對公司高速通行費和路產造成一定損失,目前未發生大規模水毀。應急防汛小組24小時值班,領導都在一線督導,公司所有運營人員均在道路上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 城發環境(000885,SZ) 證券部門,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的生產經營暫時沒有受到影響,如果有影響會及時公告。
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的環保企業 中原環保(000544,SZ) 證券事務部門工作人員今日早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鄭州這邊的(污)水廠,在生產方面肯定是有一定壓力,目前也沒有接到不好的消息。公司從昨天晚上到現在一直在進行一線防汛工作,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一線生產單位也在極力布置各種防范措施,昨天一宿大家都沒有休息。”他還表示,對于公司損失目前還沒有預估。
位于鄭州市綜合投資區的 三全食品(002216,SZ) 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都正常,公司基地內的積水情況不嚴重。在鄭州市當地的兩個基地都在正常運作。對于災情造成的損失,對方表示:“這塊兒受到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從昨天開始到現在,廠區內的積水都很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 海底撈 位于鄭州的頤海國際鄭州加工廠目前已經沒有繼續生產了,廠區和廠區外圍已經排查,雨已經停了,沒有積水,暫時沒有損失。目前水電受影響,正在想辦法解決。
門店方面,海底撈表示鄭州大部分門店已暫停營業,并設立援助站安置部分市民。海底撈鄭州萬象城店所在的二七區受災嚴重,門店于7月20日17時左右暫停營業,門店將包間、大廳沙發餐位、游樂園等開放,為被困群眾提供休息場所,并將門店毯子、圍裙等全部拿出提供給休息的群眾,約200人在門店留宿。
極端天氣下, 富士康 等在鄭州的知名企業運營情況也備受外界關注。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7月21日上午聯系了富士康方面了解情況,對方回應稱:“針對鄭州水情,集團已于第一時間啟動應對機制,以保護同仁為首要原則,持續做好員工照護以及安全生產。目前鄭州園區內人員安全無虞,集團將視水情變化調整運營。”
位于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經開)第十大街的 四方達(300179,SZ) 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目前公司正常工作,廠房未受影響,“公司防汛措施齊全,昨天下午6、7點就做防汛工作,7點半水就下去了。昨晚員工全員留在公司過夜,今天員工才陸續回家。”
許繼電氣(000400,SZ) 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主營業務未受影響。“因為我們這邊在許昌,暴雨對我們這邊的影響目前來看不大。我們全員正常上班,工廠人員也是正常上班的。鄭州那邊沒有生產的,只有一個研發分中心,那邊人不是太多。”
瑞豐新材(300910,SZ) 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公司生產經營業務主要位于新鄉,受影響較小,所有生產經營正常,也沒有風險情況。同時瑞豐新材表示,公司已在當地政府組織下派約三四十人到新鄉市周邊受災地區進行搶險救災。
另據央視財經報道,記者致電 克明食品(002661.SZ) ,董秘陳燕表示,目前公司位于河南省內的廠區和經銷商部分受到暴雨影響。其中位于鄭州的四個經銷商倉庫被淹,損失情況正在統計中;位于新鄉市延津縣的一處工廠存有積水,生產線還在運轉,電力、燃氣一切正常,固定資產和人員影響不大,正在組織員工進行排水工作,預防蟲害,保障食品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克明食品在全國有10個工廠,其中8個已經投入使用,尤其是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的遂平縣和新鄉市延津縣的兩處工廠,基本占到總產能的近八成。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報道
多家企業宣布捐款,總額超15億
災情以來,7月21日,多家企業宣布捐款支援河南救災, 捐款總額已超過15億元。
其中,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 緊急宣布首批捐款1億元,聯合前線的救援機構與慈善組織,用于保障當地群眾人身安全和緊急采購救災物資。
阿里巴巴 宣布,繼凌晨阿里公益緊急上線救援措施之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將捐助1億元,馬云公益基金會將捐助5000萬元,配合河南省政府指揮,用于救災緊急舉措和災后恢復工作。
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 宣布捐贈1億元,聯合公益機構,優先為受災地區兒童的安全保障和生活學習提供服務,救助對象包括兒童救助站、孤兒院、安置點等地的兒童。
美團公益基金會 捐贈1億元,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優先為受災群眾生活安置、災后衛生防疫等提供服務。美團將免費開放鄭州地區的零售倉儲物資,第一批捐贈物資包含水、米面糧油、果蔬等63萬件商品,可覆蓋鄭州12個行政區,將在防汛指揮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應急物資調配,全力保障鄭州地區的生活供應。
滴滴出行 表示,滴滴在鄭州組織防汛救災車隊,捐贈1億元馳援河南。為保障司機和乘客安全,鄭州滴滴網約車、順風車、代駕、快的新出租、花小豬打車已在7月20日晚間緊急暫停本地服務,恢復時間將根據汛情情況另行通知。暫停出行服務的同時,滴滴將在鄭州組織滴滴防汛救災車隊。
OPPO公司 宣布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5000萬元,用于采購受災人群必需必要的生活、防汛物資,以及災后重建。OPPO同時表示,多家線下門店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手機通信聯絡手機充電,以及必要的水和食物。
小米 董事長雷軍在微博發文稱,小米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5000萬元,緊急馳援河南。
高途集團 創始人陳向東捐贈2000萬元,用于災區學校重建用于災區學校的重建。
聯想集團 7月21日宣布,將向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元,同時集結500名專業IT服務工程師成立聯想IT服務救援隊馳援河南。
百度基金會 緊急捐贈9000萬元馳援河南抗險救災。
快手科技 決定捐款5000萬元,配合當地政府,進行救災緊急舉措和災后恢復工作。
嗶哩嗶哩 宣布將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2000萬元專項資金,啟動緊急馳援河南行動。此次救援專項資金將用于災區緊急救援和災后恢復重建。
順豐公益基金會 捐贈2000萬元,用于當地受災群眾人身安全、緊急救災物資采購與運輸,以及災后困難群眾生活救助。順豐公益基金會、順豐各地分公司目前協調到30000個編織袋正在抓緊運往前線。
喜茶 發布捐贈公告稱已向鄭州慈善總會捐款500萬元,用于防汛救災,同時也在緊急調動資源啟動物資捐贈。
泡泡瑪特 官微稱,經董事會連夜緊急會議研究決定,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500萬元定向用于鄭州市和新鄉市等地防汛救災工作。
龍湖公益基金會 宣布通過重慶光彩事業基金會,向鄭州市慈善總會捐贈2000萬元,緊急馳援河南,用于保障當地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采購緊急救災物資和支援災后重建工作。
泰康保險集團 宣布通過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捐款5000萬元,聯合前線的救援機構和慈善組織,用于保障當地群眾的人身安全、采購緊急救災物資和災后重建工作。
編輯|程鵬 肖勇 王嘉琦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