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齊琦
[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20日表示,生豬養殖高利潤階段已經結束,要加快淘汰低產母豬,不要盲目壓欄,不要再以投機心態安排生產,要做好長期的節本增效工作。 ]
7月21日,牧原股份(002714,股吧)(002714.SZ)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近日河南多地出現連續強降水,到目前為止公司各場區運營正常。同時發布公告稱,暴雨災害未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捐贈1億元支持防汛救災。
截至21日收盤,Wind豬產業指數收報1061.45點,微幅收跌0.41%。豬企板塊中多只個股收跌,牧原股份、天邦股份(002124,股吧)(002124.SZ)、溫氏股份(300498,股吧)(300498.SZ)分別收跌3.5%、1.32%、0.63%。
受生豬價格下跌的影響,不少上市豬企上半年經營慘淡,半年度業績預告普遍虧損,凈利潤“攔腰斬斷”的也不在少數。
針對”跌跌不休”的豬價,國家發改委6月份連續兩次發布預警并啟動臨時收儲,中央和地方收儲“托市”效果逐步顯現。不過農業農村部20日提醒稱,生豬養殖高利潤階段已經結束,廣大養豬場戶不要再賭未來的市場,要多關注農業農村部門的官方預警信息,做好節本增效的各項工作;未來一段時期,豬肉市場供需總體將呈現平衡。
多數豬企上半年業績預虧
目前,從已公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的豬企來看,凈利潤均錄得同比下滑。其中牧原股份、天康生物(002100,股吧)、唐人神(002567,股吧)和金新農(002548,股吧)等企業凈利潤為正,傲農生物(603363,股吧)、正虹科技(000702,股吧)、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002157,股吧)預計出現首虧。
多家豬企在業績預告中普遍提到,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國內生豬產能逐漸恢復,2021年上半年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導致公司2021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具體來看,有的企業盈利為正但利潤同比有所下降,牧原股份最新公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94億元~102億元,同比下降5.42%~12.83%。部分豬業更是預計凈利腰斬,唐人神預計業績同向下降,凈利潤1.7億元~2.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73%~60.62%。
預虧的豬企更是不在少數。公告顯示,正邦科技預計上半年虧損12億元~14.5億元,凈利同比下降149.64%~159.99%;溫氏股份預計2021年半年度歸母凈利虧損22.60億元~25.6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4.41%~161.64%;新希望預計上半年凈虧損29.5億元~34.5億元,同比下降193.24%~209.04%;天邦股份預計業績虧損,凈利潤虧損5.5億元~6.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5.83%~142.35%;正虹科技則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9000萬元~1億元,同比下降6081%~6745%。
新希望在業績預告中表示,由于市場豬價較年初發生了較大幅度下跌,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謹慎性的要求,對目前存欄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做了減值測試,計提了10億元左右的存貨跌價準備。
養豬高利潤階段已結束
去年我國生豬產能快速增長,今年隨著產能釋放,供應過剩導致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尤其是二季度以來,豬價大幅回落的情況下,市場對上市豬企上半年的業績產生悲觀預期。當前豬價已跌至16元/公斤以下,相較于年初高點(36元/公斤),累計跌幅超過50%。反映在股價上,年初至今,新希望、溫氏股份、牧原股份股價累計下跌44.96%、29.39%、6.54%。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于近日表示, 今年以來,受供應顯著改善、需求有所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對此國家發改委于6月16日、28日兩次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預警信息,提示養殖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在進入一級預警區間后,有關部門立即啟動了豬肉儲備收儲。7月7日、7月14日,已完成兩批中央儲備收儲,7月21日還將組織第三批中央儲備收儲。
隨著中央和地方收儲“托市”效果逐步顯現,目前看,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勢頭得到初步遏制,6月底以來價格出現明顯反彈,目前價格較前期低點回升15%以上,豬糧比價短暫跌破5:1以后迅速反彈,上周已回升至5.85:1,養殖戶信心有所恢復,集中出欄現象有所緩解。
萬勁松表示,加之今年1~2月新生仔豬量減少,經過約半年左右的育肥期,會對7~8月生豬出欄產生影響,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價格可能將繼續呈階段性反彈態勢。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持續跟蹤能繁母豬、生豬存欄變化與豬肉價格走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達到預案規定及時開展收儲,積極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必要時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調控調節力度,防止生豬和豬肉價格大起大落。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20日表示,生豬養殖高利潤階段已經結束,要加快淘汰低產母豬,不要盲目壓欄,不要再以投機心態安排生產,要做好長期的節本增效工作。同時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兩批收儲3.3萬噸豬肉,近期市場價格下跌的趨勢受到遏制。7月份以來,豬價基本穩定在成本線附近,略低于成本線。
對于生豬市場未來走勢,辛國昌表示,下半年整個消費將會有所增加,但從生產增長的慣性看,豬肉供應也會有所增加。綜合兩方面因素分析,未來一段時期,豬肉市場供需總體將呈現平衡。隨著消費趨旺,生豬養殖的利潤將可能回到正常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