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主業為K12的在線教育巨頭紛紛布局職業教育,謀求業務多元化。
K12在線教育面臨增長甚至生存壓力,在線職業教育則迎來春風。
在政策層面,不久前頒布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明確提出,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舉辦或者參與舉辦實施職業教育的民辦學校。在資本層面,多家在線職業教育公司近期完成融資或推進上市。
不過,在線職業教育站上“風口”的同時,自身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合規問題首當其沖。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社會成人教育培訓專項治理行動。
業內人士介紹,虛假廣告和宣傳、預付費和退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長期困擾在線職業教育,問題的嚴重性其實不亞于K12在線教育。
資本市場動作頻頻
在線職業教育近日密集作出融資動作。
7月12日,開課吧宣布完成6億元B1輪融資,業務從IT人才培養拓展至在線職業教育,增加了招錄考證等考試培訓業務。
同一天,職問宣布已于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共2000萬元人民幣的A3輪融資。本次融資由智聯招聘領投,網易、漢能及創始人等跟投。職問是一個職業培訓及咨詢服務平臺。
魔學院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鐘鼎資本跟投。據悉,此前魔學院曾于今年2月完成騰訊產業生態的數千萬元融資。魔學院是一家企業SaaS服務平臺,提供企業在線學習服務。
騰訊還于近期入股了秒可職場,這家在線職業教育公司提供以Office為代表的辦公軟件技能培訓課程。
據有關機構統計,2021年上半年教育行業共發生了133起投融資事件,其中職業教育領域共28起,融資額37.86億元。
一些機構也抓緊了上市步伐。6月25日,優路教育創業板IPO獲深交所受理。優路教育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消防安全、醫衛健康等領域的職業考試培訓服務,采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以線上教學為主。
近日,北京華航唯實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亦獲受理。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營業務為工業軟件及智能制造系統集成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在智能制造系統集成產品方面,以職業教育為主要切入點,開展系統集成裝備及技術服務、課程資源開發、培訓和就業服務。
“今年1月傳智教育在A股上市,這是除了借殼上市的幾家教育公司以外,A股第一家IPO的教育公司,目前的市值超過100億元,是年收入的十幾倍,說明國內資本市場不僅已對職業教育公司敞開了大門,而且還比較認可。”一名在線職業教育公司聯合創始人說。傳智教育是一家在線IT職業教育公司。
在線教育的能與不能
一些主業為K12的在線教育巨頭也紛紛布局職業教育,謀求業務多元化。
7月19日,高途啟用新官網域名,同時上線新版App。高途新版官網聚合了語言培訓、大學生考試、財經、公考、教資、留學、管理、醫療等多類型職業教育業務,在中小學教育之外,職業教育成為高途品牌又一主線。
7月7日,好未來發布輕舟品牌,正式進軍職業教育領域,發力考研、語言培訓、留學三大業務。
今年年初,作業幫旗下不凡課堂App正式上線,開設了實用英語、教師、財會、公考等主流職教品類。3月,網易有道成立有道成人教育事業部,將有道精品課的成人學段課程整合到網易云課堂。
在線職業教育似乎一夜春風,處處花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17-2022年我國職業教育市場將維持6.7%的增速,行業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將突破1萬億元,其中非學歷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線教育巨頭開展的職業教育板塊,內容高度重合,大多聚焦于大學生和職場人群,提供考研、公考、語言培訓、考證培訓等服務,定位于一站式平臺。
“這種業務組合的優勢在于,可以實現對同一個用戶群體的擴科,比如針對大學生群體,從一入學就開始的四六級英語培訓,教學質量得到認可后,可以延展至考研培訓,甚至畢業以后的考證、公考等。”上述在線職業教育公司聯合創始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但問題在于這個市場已經高度紅海化,比如考研市場,每年的報名人數只有400萬左右,各家爭奪的其實已經是存量市場。”他說。
不過,大學生和職場人士之外的職業教育市場其實格外廣闊。職業培訓伴隨人的終身,事實上有關部門每年提供的職業培訓補貼高達千億元。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學者們曾提出職業教育券的設想,從而用活政府補貼經費,撬動社會力量投入職業培訓事業。
同廣闊的職業培訓市場相比,在線職業教育顯示了互聯網“魔力”的另外一面:在線學習方式難以滿足職業教育的全部需求。
“在線教育適合學科類教育,以及語言等邏輯性、理論性強的教育,但職業教育強調操作性,離不開實習,所以在線職業教育還需要進一步升級,將來可能整合進VR、虛擬仿真技術等。”曾天山說。
合規風險值得關注
在迎來政策利好和資本青睞的同時,在線職業教育本身其實風險敞口較大,合規風險首當其沖。
今年以來,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多批關于謹慎選擇職業類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其中在線機構的投訴數量位居前列。
“其實在線職業教育在虛假宣傳和廣告、預付費和退費方面的問題絲毫不比K12機構少,長期以來也一直是執法部門整治的重點。”上述在線職業教育公司聯合創始人說。
以黑貓投訴平臺為例,截至7月22日,猿輔導、高途課堂等K12教育機構的投訴量明顯少于尚德機構、學慧網等職業教育機構。
“這與在線職業教育的業務特點有關,首先,其用戶群體是成人,復購率低,很多用戶都是一次性需求;其次,在線機構沒有線下網點,銷售和服務人員往往通過微信、電話和學員聯系,缺少面對面約束更容易讓他們違規虛假宣傳。”他說。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社會成人教育培訓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強對社會成人教育培訓機構招生管理,不得進行虛假廣告和宣傳,不得隱瞞或混淆機構性質。
這正是在線職業教育合規風險的重災區。多份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決定書顯示,天龜教育2019年5月曾在官網上發布廣告稱“通過率≈100%”“確保任意一所院校錄取資格”。這明顯違反了廣告法規定,構成對通過考試作出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2020年4月,天龜教育工作人員在朋友圈內發布的廣告稱“大專本科直取學歷開卷考試不用學習”。處罰決定書顯示,這也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得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規定。
此外,經營執業藥師考試培訓的在線機構百通世紀也曾發布廣告稱“通關率高達99%”。處罰決定書顯示,雖然百通世紀自稱該說法是基于當事人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做出的,并無虛假宣傳和欺詐的目的,但還是被認定屬于對教育、培訓的效果做出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是否具備辦學許可資質對在線職業教育機構來說是一個新的風險敞口。
即將于9月1日起施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也規定,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線實施教育活動的民辦學校應當取得相應的辦學許可。
而在以前,創辦在線教育公司并不需要辦理辦學許可證。因此多數在線職業教育公司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教育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等。
比如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職問的主體深圳市凱為咨詢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企業管理咨詢、經濟信息咨詢、市場營銷咨詢、采購咨詢、投資咨詢、信息技術咨詢。
再比如,優路教育的經營范圍中包括技術、教育、企業管理、文化、體育、健康等多項咨詢服務,也包括技術培訓,但不得面向全國招生。
對此,教育部辦公廳通知已明確指出,指導社會成人教育培訓機構嚴格按照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或法人登記證照確定的經營范圍開展教育培訓,不得以教育咨詢、科技咨詢、技術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等各種咨詢名義開展教育培訓。
(作者:王峰 編輯:周上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