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海外市場波動風險、國內化解存量風險過程中的陣痛,以及教育、互聯網等監管政策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A股市場短期進入震蕩期。大盤顛簸劇烈、加上業務發展收縮,導致歐菲光(002456,股吧)近期股價走勢,與2021上半年的業績數據表現雙雙“不盡人意”。
雖然歐菲光的業績表現不如以往,但也有專家認為,作為一家獨立的科技公司,只要歐菲光熬過現階段的“嚴冬”,完成轉型后,業績還能“回春”。
抗壓前行,公司五年發展戰略或破解困局
從業績表現來看,歐菲光仍承受較大壓力。
7月13日,公司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00萬元至4,800萬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90.44%-93.63%。
同時,公司給出了1-6月業績變化的三點主要因素:首先,受到境外特定客戶終止采購關系的影響,公司與特定客戶相關的產品出貨量同比下降;此外,因國際貿易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公司H客戶智能手機業務受到芯片斷供等限制措施,導致公司多個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最后,公司在發展核心業務的同時積極拓展新業務,布局 VR/AR、無人機、安防、工業、醫療、運動相機等新領域光學光電業務,目前新業務尚處于導入期或投資建設期。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受同業競爭激烈、價格戰不斷等多項因素影響,產品毛利逐年下滑的現象幾乎覆蓋整個產業。與此同時,東南沿海地區人工、用地等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在產業周期、國際環境、貿易沖突交織之下,明年供應鏈廠商將面臨更嚴峻的局面。處于智能手機存量時代,歐菲光已開始拓展非手機業務領域,以轉型尋求新出路。
在不久前發布的《關于未來五年(2021-2025年)戰略規劃》中,歐菲光提到,將用五年實現三項戰略目標:其一,智能手機業務穩中求進,保持市場領先定位;其二,智能汽車、VR/AR、安防等新業務開拓進取,收入占比顯著提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動力;其三,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發揮產業鏈整合能力,堅定不移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發展。
其中,在提及智能汽車領域時,歐菲光強調,“公司將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度布局自動駕駛、車身電子和儀表中控,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
未來發力智能汽車?歐菲光早有計劃
歐菲光確實搶占到了智能汽車的風口。
歐菲光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開始布局智能汽車,目前已取得20余家國內外車企的一級供應商資質。同時,據財報披露,2020年公司智能汽車相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57億元,同比增長20.56%,其中,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28.40%。
可以看出,歐菲光在智能汽車領域早早布局。今年7月1日,歐菲光智能汽車事業部上海辦公室因人員和項目規模擴張而遷址,南京辦公室也將于9月遷入新辦公地。在公司微信公眾號文章中,歐菲光也表示,將從研發、市場銷售、生產等全方位加大資源配置,重點開拓智能汽車業務領域,力爭實現2025年智能汽車業務收入規模行業領先。
但是,公司戰略需要用“時間換空間”。對歐菲光來說,長遠發展布局不可能在短時期的業績中顯現。高瞻遠矚的規劃,是否能讓公司實現扭虧,在光學快車道上高速發展,誰都無法給出確信的積極答案。接下來,歐菲光能否按戰略規劃發展,不負信任公司的投資者期待,值得大家高度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