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公司研究室教育組
文|楚山
這幾天,全球市場最煎熬的就是持有教育股的投資者了。7月24日,“雙減”文件正式落地,在這前后,教育概念股特別是K12在線教育股跌幅巨大,持有者損失慘重。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概念股這一輪暴跌呈現普跌特征,K12與非K12、學科培訓與素質教育、義務教育與成人職業培訓、學科輔導與教培軟件……這些業務內容有很大區別的個股,幾乎同步下跌,有不少個股只因為名字帶“教育”,也未能幸免。
K12在線教育成重災區
市值蒸發超7400億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近年來站上風口的K12在線教育,在資本的裹挾下瘋狂燒錢營銷,傳播焦慮,終于重現《桃花扇》里描述的這般經歷。具體到資本市場上,新東方、好未來、高途、網易有道、掌門教育司,股價呈墜崖式下跌。
以7月23日美股中概股為例,跌幅靠前的幾乎全是K12在線教育概念股,好未來、高途、新東方當日跌幅超過50%。一個交易日就出現這樣大的跌幅,投資者的損失非常大。
7月26日,A股市場教育概念股也是跌得稀里嘩啦,部分個股跌幅達到20%。這里面,豆神教育、學大教育、昂立教育(600661,股吧)屬于典型的K12校外培訓教育,勤上股份(002638,股吧)則因為收購龍文教育,導致K12校外教育培訓占主營業務53.42%,從而遭到投資者拋售,股價被封死跌停。
在“雙減”傳聞影響下,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進入2021年以來,A股、美股、港股三地上市的教育股迄今合計蒸發超7400億元人民幣。
尚未上市的猿輔導與作業幫等頭部K12在線教育平臺,這兩年大肆融資,資本瘋狂涌入,目前困在里面的資金更慘。根據多鯨資本合伙人葛文偉的預測:“大約有2000億元的資金被迫沉淀在這個行業內,暫時出不去了。”
華西證券認為,此次雙減政策“堅決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監管范圍之廣和程度之深為歷史之最、嚴厲程度超預期,在1-3年時間內雙減政策的執行力較強,此后有可能伴隨社會反饋再有調整、完善。也就是說,K12學科類校外培訓短時間內幾乎翻身無望,因此,對這種飛流直下的股價飛刀,普通投資者還是遠觀為妙。
業內人士坦言,在融資渠道被切斷的前提下,前期燒錢過猛的在線平臺以后能否活下去都是問題,能否順利轉型還需要時間證明。
那些錯殺的上市公司
K12已剝離或與義務教育無關
7月26日,A股教育概念股繼續殺跌。面對股價大幅下殺,部分非K12教育培訓公司坐不住了,紛紛發表公告與聲明,撇清與K12校外學科培訓的關系。
據公司研究室不完全統計,至少十幾家A股上市公司發表了相關聲明。比如,當日大跌的全通教育(300359,股吧)、方直科技(300235,股吧)、科德教育、中公教育(002607,股吧)等。
科德教育公告稱,公司目前主要為非義務階段的學生提供職業學歷教育及復讀業務。2020年度,公司K12課外培訓實現凈利潤300.37萬元,占凈利潤比例為1.84%,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影響較小。公司將配合雙減政策的落地,進一步合規經營,把這部分業務的影響減至最低。
拓維信息也公告稱,已完成對涉及義務教育階段相關教育培訓類所有資產的剝離,截至本公告日,公司不涉及從事義務教育階段有關教育培訓類資產及業務。
中公教育則在深交所公告稱,“雙減”政策對公司主營業務不存在重大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為面向成年人的非學歷職業就業培訓服務,主營業務橫跨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和職業能力培訓等3大板塊,提供超過100個品類的綜合職業就業培訓服務。截止目前,公司未開展K12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業務,對公司主營業務不存在重大影響。
當日午間,鴻合科技(002955,股吧)、傳智教育、競業達也相繼公告,教育行業雙減政策對公司主營業務不存在重大影響。
在大多數教育概念股下跌時,部分與素質教育相關的個股竟然漲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兩只鋼琴股:海倫鋼琴(300329,股吧)與珠江鋼琴(002678,股吧)。這還真印證了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
總之,面對教育股的普跌走勢,投資者應保持一份清醒,認清手頭持股的主營業務性質,切忌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刀切。
(完)
長
按
關
注
公司研究室
微信號 : gsyjs8
微信合作聯系:13070121306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公司研究室。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