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研報,維持歐菲光(002456,股吧)“買入”評級,予以目標價13.25元。
太平洋(601099,股吧)證券對歐菲光報以如此大的信心,并非憑空猜測。2010年8月,歐菲光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前七年的表現較好:實現了復合48.4%的高速增長,銷售額、市值漲勢喜人。近幾年卻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出現兩次突然業績調整,令市場對歐菲光的信任滑坡。經過持續的整合、剝離和交接,歐菲光集團層面逐漸擺脫旋渦,抓住行業改革浪潮,有望重寫高速發展新故事。
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當下200億左右的市值,應該是歐菲光重生的全新起點:遺留問題清空,定增行將落地,公司的財務、運營也都將邁上更高的臺階。整體而言,歐菲光仍然是一家值得關注的光學產業頭部企業。
重振旗鼓,聚焦光學光電優質賽道
圖1:歐菲光三大業務及其細分產品展示
圖片來源:太平洋證券研報《涅磐重生,砥礪前行》
據公開信息,歐菲光主營業務為光學影像和微電子業務,產品廣泛應用于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汽車和可穿戴電子產品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
回顧近二十年歷史,歐菲光頻頻抓準機遇、實現轉型,并把握行業景氣的高點,在光學光電領域快速成長,持續領跑行業發展。二十年飛速發展,歐菲光憑借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先進的產品設計能力,多次取得“世界第一”。
圖2:歐菲光二十年發展歷程
圖片來源:太平洋證券研報《涅磐重生,砥礪前行》
首先,歷經2002年至2005年的3年研發,公司研制出濾光片關鍵鍍膜技術,一躍成為擁有這項技術的全球最大廠商,全球市占率超過三分之一。
其次,2008年,公司切入手機觸摸屏領域。憑借原本光學領域的經驗和資本優勢,同時借力全球智能手機發展浪潮,在201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薄膜式觸摸屏供應商。
再次,2012年,公司涉足影像系統領域,成功把握行業景氣高點。次年就已經成為全球消費電子攝像頭模組龍頭,目前公司攝像頭模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
另外,2014年,公司在亞洲建成世界最大的指紋識別工廠,進軍指紋識別領域,并占據亞洲85%以上市場份額,安卓市占率超70%;2016年公司的指紋識別模組單月出貨量已經位于世界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歐菲光在2015年切入智能汽車領域,通過收購華東汽電和南京天擎,順利成為國內整車廠商的Tier 1供應商,目前已取得20余家國內汽車廠商的供貨商資質,并積極進行國外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認證。同時,2018年,公司收購富士天津,向產業鏈上游鏡頭延伸,同時加強車載鏡頭的布局;公司鏡頭出貨量穩步攀升。據年報披露,公司2020年實現智能手機光學鏡頭(含對內自供攝像頭模組部分)出貨1.9億顆,同比增長41.2%。
未來,隨著汽車廠商智能駕駛業務的進一步深化,歐菲光在車載攝像頭模組等多領域的份額將有望持續提升,智能汽車業務表現也將成為公司的全新看點。
釋放風險、國資紓困,回歸堅定扎實的發展步伐
雖然歐菲光在過去幾年出現過突發業績調整,但本質來看,并不是由公司主觀行為導致出現問題,卻帶有一定不可抗力因素的無奈。
2021年初,歐菲光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境外特定客戶(據猜測為蘋果,簡稱“A客戶”)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之間采購關系的通知,后續公司將不再從特定客戶取得現有業務訂單。A客戶終止采購關系,導致公司的非正常資產減值,嚴重影響市場對歐菲光盈利能力及估值體系的建設。在太平洋證券看來,A客戶業務問題的徹底剝離和轉讓,對歐菲光的未來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歐菲光雖被移除A客戶的供應鏈,卻是受技術外的不可抗因影響,間接說明了歐菲光的技術優勢并無問題。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摒除了為了導入A客戶,公司在觸控等領域每年多余的負擔。A客戶相關資產已經轉讓完畢,目前公司的產能與技術能力依然穩居行業前三。此外,歐菲光過去的一些壞賬損失、股權質押問題在過去三年逐漸修復,資金承壓和經營問題得到緩解。在整體處理告一段落的基礎上,公司面臨風險已基本釋放完畢,營運回歸正常水平,凈利率也得到改善,未來ROE水平有望回升,公司發展將實現“質”的飛躍。
另外,歐菲光還引入國資布局,進一步緩解資金承壓和經營問題。2019年南昌國資入股歐菲光,自此之后,公司逐漸剝離觸控資產。國資控股后,歐菲光實際管理團隊仍保持正常,而且政府還對公司經營活動的合規性進行監督和指導,這也將幫助公司內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據公告披露,公司還將在2021年定向增發67.58億元(尚未完成),進一步緩解公司財務壓力,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此背景下,歐菲光聚焦光學光電,成為光學產業巨頭的步伐會將會更加堅定而扎實。
高端技術加固護城河,光學萬億市場蓄勢待發
據Yole預測,全球平均每臺手機配置的攝像頭數量在2021年以后超越3個;而平均每臺輕型汽車配置的攝像頭數量將在2023年以后超越3個。從價值層面分析,全球消費電子攝像頭模組和汽車攝像頭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分別達到230億美元、20億美元,2017-2022年復合增速分別為11%、20%。作為行業內少數可以量產多攝模組、3D模組及屏下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的企業,歐菲光擁有扎實的技術基礎,并規劃繼續開拓高端領域的市場,包括6~7p鏡片的鏡頭和智能汽車領域。鏡頭是上游毛利率最高的環節,歐菲光已經實現2/3的鏡頭自供,極大地增加了公司利潤彈性。
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將是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兩倍。據Yole預測,2022年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將接近消費電子的2倍,分別為2.3萬億美元和1.2萬億美元。其中汽車電子規模將高達1620億美元,2017-2023年復合增速約7%。汽車電子將接力手機產業,開拓一片更廣闊的藍海市場。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聯網公司加入造車的大背景下,無人駕駛汽車對供應商的要求再度提高,需要擁有提供軟件+硬件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歐菲光恰好滿足這種要求。經過多年的布局和發展,歐菲光深度聚焦全棧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除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方面的布局外,在車載攝像頭、算法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經驗,同時也通過持續創新,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太平洋證券認為,歐菲光有望憑強大的執行力和優秀的公司治理,迅速成長為無人駕駛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從整體研發、產能和客戶渠道供給上來看,歐菲光在國內處于持續領先位置。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提及,目前歐菲光與國內外的消費電子、智能汽車等各個行業的多家國內外公司保持合作關系,未來歐菲光也不會再將全部希望放在單一企業。對歐菲光來說,這或許是涅槃重生,改善企業體質的良好契機。
未來,智能手機的平均攝像頭用量和成像面積將持續提升,汽車電子上鏡頭模組的用量也會隨著自動駕駛以及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而持續增長。站在轉型的風口,歐菲光在今年6月發布了五年戰略規劃,并提出將實現三項戰略目標:其一,智能手機業務穩中求進,保持市場領先定位;其二,智能汽車、VR/AR、安防等新業務開拓進取,收入占比顯著提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動力;其三,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發揮產業鏈整合能力,堅定不移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發展。
不難看出,在光學萬億級市場前,歐菲光即將再次迎來公司最為擅長的高速成長期。歐菲光將進一步聚焦光學賽道,憑借技術、研發、市場等方面的領先優勢,以及深入的整體布局和產業鏈延伸,更為全面地在各類移動終端、智能汽車、及5G物聯新應用的相關領域深度耕耘,開拓更豐富的產品體系,引領行業革新。光學賽道未來可期,而歐菲光就是“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