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冬還指出,下一步,上海將緊緊圍繞“1234”繼續加大全球資管中心的建設。
8月24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五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任務措施。
《規劃》提出了一個總體目標和六個具體目標。總體目標為:到2025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顯著提升,服務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進一步凸顯,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明顯增強,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六個具體目標可概括為打造“兩中心、兩樞紐、兩高地”。
“兩中心”即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生態系統更加成熟,更好滿足國內外投資者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競爭力明顯增強,助推城市數字化轉型;
“兩樞紐”即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地位基本確立,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人民幣跨境使用樞紐地位更加鞏固,“上海價格”國際影響力顯著擴大;
“兩高地”即國際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構筑,金融人才創新活力不斷增強;金融營商環境高地更加凸顯,國際金融中心軟實力顯著提升。
《規劃》提出了由七個預期性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包括金融市場規模、直接融資功能、金融開放程度、金融科技發展共4個維度,更加注重發揮上海金融市場在促進直接融資中的作用,注重反映國際化程度,注重金融科技創新等最新發展趨勢,突出規劃引領作用。
此外,《規劃》還從增強對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競爭力、發展綠色金融、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構建與金融開放創新相適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優化金融營商環境等8個方面闡述了“十四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措施。
“十四五”是重塑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時期,金融的作用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據介紹,“十四五”時期上海市將從“國際化、市場化、數字化、綠色化、法治化”方向加快推進。
構筑全球資管中心生態系統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發展目標之一是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生態系統更加成熟,更好滿足國內外投資者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專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全球資管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在該文件指導下,上海金融城推出了全球資產管理伙伴計劃。
對于上海的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上海資管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各類資產管理規模占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保險資管和公募基金占全國的比重還要高,都超過了30%。上海資產管理領域特征明顯,包括資管機構多元、各類機構齊聚、大類資產齊全、交易市場完備、國際化程度高、產品服務創新強、金融科技含量高等特征。
此外,隨著我國金融業不斷擴大開放,上海資產管理領域誕生多個全國第一。有70余家國際知名資管機構參與上海QFLP試點,近50家參與QDLP試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33家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FOE PFM)有29家落戶上海。全球排名前20的資管機構已有17家在滬設立主體并展業。
解冬還指出,下一步,上海將緊緊圍繞“1234”繼續加大全球資管中心的建設。“1”就是構建良好的資管行業發展生態系統,“2”就是緊緊抓住對外開放深化和金融科技應用兩大發展機遇, “3”就是加強金融法治、行業自律、政府服務這三項有力保障,“4”就是資管行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四個核心要素,即機構、產品、市場、人才。
金融“數字化”轉型如何轉出上海高地
近年來,上海持續加快推進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解冬介紹道,在最新一期GFCI金融科技中心專項排名中,上海位居全球第二位。
同時,上海金融科技頭部企業加速集聚,包括建信金科、中銀金科、交銀金科、興業數金、金融壹賬通、匯豐金科等金融科技公司,以及銀聯、支付寶等支付領域頭部企業。
《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將依托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總體布局,促進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聯動發展。加強金融科技研發和數字技術應用,推動在浦東設立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機構。促進金融科技產業集聚,吸引和培育國際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支持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滬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探索金融科技監管模式創新,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豐富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堅持守正創新,加強金融信息安全保護,建立完善金融科技風險防范機制和推進監管科技發展。推動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依法有序豐富金融科技數據資源。舉辦全球金融科技峰會,提升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影響力。
提升上海金融中心國際化水平要求不斷擴大金融市場開放,互聯互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指出,上海銀行間債券、外匯、貨幣等對外開放加快,“滬港通”“債券通”平穩運行,推出“滬倫通”“中日ETF互通”。上市低硫燃料油期貨、國際銅期貨、原油期權等國際化產品。
此外,外資金融機構不斷集聚,如全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保險)、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友邦人壽)、首家外資控股合資理財公司(匯華理財)、首家外資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等。
在提升上海金融市場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方面,吳清指出,上海將推動設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場內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國家級大型場內貴金屬儲備倉庫等;加快推進包括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在內的中國債券市場統一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黃金國際板建設,推進期貨市場開放。
(作者:吳霜,方海平 編輯:李伊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