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碧桂園(02007.HK)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規模穩步增長、財務愈發堅韌、杠桿水平保持行業低位、凈負債率和融資成本雙雙降低。碧桂園的成績充分詮釋了其強大的經營實力、財務管控能力以及一直堅守的長期主義。
碧桂園2021中期業績發布現場
在保持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碧桂園還堅持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幫扶低收入群體,促進共同富裕。自1997年以來,碧桂園集團及其創始人楊國強已為社會累計捐贈超90億元,涉及精準扶貧、職業教育、抗擊疫情、救援救災等方面,主動參與全國16省57縣的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助力超49萬人脫貧。
國華紀念中學是碧桂園籌建的全國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
發展穩健 凸顯經營實力和財務管控能力
“穩健發展”依舊是碧桂園2021中期報的關鍵詞。上半年碧桂園權益合同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4%至3030.9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7%至2349.3億元;毛利、凈利、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分別增至462.8億元、224.2億元、152.2億元,核心盈利指標持續向好,體現了行業龍頭企業的經營實力。
碧桂園始終追求高質量發展。上半年,權益物業銷售現金回籠約2727.9億元,權益回款率達90%,已連續6年達到90%或以上,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在業內人士看來,銷售回款率保持高位水平,代表資金周轉速度快,反映了企業較強的財務資金管控能力。同時說明企業自身強大的“造血”功能。
財報顯示,截至6月底,碧桂園總借貸余額為3242.4億元,較去年底進一步下降,其中一年以內有息負債占比下降至27%。
在杠桿水平保持低位的同時,碧桂園債務結構也在持續優化:現金短債比達2.1倍,優于“三條紅線”要求。碧桂園凈負債率僅為49.7%,已連續多年保持低于70%。
此外,公司現金流保持充裕,可動用現金余額1862.4億元,現金流保持充裕,短期償債無壓。
憑借穩健的財務管控及出色的綜合運營實力,碧桂園贏得了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目前,穆迪和惠譽均給予碧桂園投資級信用評級,標普亦于2020年上調公司評級展望至正面。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1年1-6月,房地產行業平均融資利率為6.62%。政策收緊背景下,房企融資成本普遍上升,甚至有房企達到10%-15%。在此市場態勢下,碧桂園融資成本僅5.39%,可以說顯著的資金成本優勢,也為碧桂園留出了潛在的發展空間,進而保持足夠的發展動力。
未來成長性:布局兼具廣度和深度
在高質量穩健發展的同時,碧桂園還特別注意企業未來的成長性。
在土儲方面,上半年,碧桂園共獲取219幅土地,權益總代價約884億元。按金額計算,新獲取土地中,82%的土儲聚焦五大都市圈,62%分布在三四線城市。
在首批集中供地中,碧桂園共獲取土地14幅,共計權益代價171億元,在重慶、鄭州、武漢等多個城市底價摘牌,總體溢價率僅7%。
碧桂園的土儲布局兼具廣度和深度。截至6月底,碧桂園在中國內地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1.69萬億元,潛在的權益可售資源約4900億元,權益可售資源合計約2.2萬億元。以此前權益銷售額為基數,可維持公司未來3年以上的銷售需求。
同時,權益可售資源的分布十分精準,99%位于常住人口50萬以上的區域;93%位于人口流入區域;74%位于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長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很好地契合了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和人口流動趨勢。
中指研究院分析,碧桂園大多數貨量分布符合人口流動趨勢。不僅土儲總量豐富,強力支撐企業未來發展,而且土儲及可售資源高度集中于潛力城市群或人口持續凈流入的潛力城市,增強了企業行業周期應對力,未來發展可期。
截至2021年6月底,碧桂園業務已覆蓋中國內地所有省份的296個地級行政區、1408個區縣,項目總數達3127個。碧桂園長期看好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管理層表示將繼續響應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號召,聚焦城市深耕。
業績會上,碧桂園管理層透露,2021年下半年新推權益貨量約4500億元,加上6月底帶入的約2100億貨量,下半年權益可售貨量約6600億元,下半年可售資源充足。
莫斌在業績會上還特別提到了碧桂園產品和服務的長期主義:行業整體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碧桂園相信好的產品和服務是奠定企業良性發展的基礎,始終堅持口碑至上,堅持長期主義,將繼續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持續提升全周期綜合競爭力,努力打造“為社會創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綜合性的企業”。
18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用 多元戰略堅定前行
目前,房地產進入存量時代,諸多房企都在積極尋找傳統行業結構、競爭地位之外的價值來源,以構建新的生態優勢。早在2019年初,碧桂園就積極響應科技興國的政策號召,確立了地產+機器人+農業“三駕馬車”業務架構,于地產主業外,對科技創新領域進行多元化布局。
截至目前,碧桂園旗下全資子公司博智林在研建筑機器人46款,其中絕大多數機器人通用于現澆混凝土工藝與裝配式建筑施工。目前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墻裝飾等12個建筑機器人產品線。
建筑機器人智能制造工廠
在智能建造體系方面,年初碧桂園已有兩個項目入選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工程,鳳桐花園也在7月份入選了國家第一批次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263947億元,其中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9.5億平方米。而建筑機器人這一賽道,目前國內鮮有企業入局。碧桂園先人一步,意味著未來在核心科技掌控、行業標準制定、市場份額搶跑等多個維度,都將占據先發優勢?梢灶A見,在這個萬億級的市場,建筑機器人等高科技的引入將重塑房地產行業發展格局,呈現具有滿滿科技感的新型生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