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勝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已成為全社會的新奮斗點,被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不僅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力量,在接力鄉村振興中也被給予厚望。日前,多家金融機構紛紛表態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肩負普惠金融使命的消費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更顯得大有可為。普惠金融運用數字化產品和科技創新能力,以“技術+資金”雙驅動形成放大效應,深入結合自身的數字和科技能力,覆蓋更廣和更深的攻堅領域,配合政府部門,聯動社會力量,擔當“助推器”使命,在鄉村振興、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層醫療體系完善、教育均衡發展等民生領域提供持續發力,放大科技向善的杠桿效應。
馬上消費依托數字化科技,不斷提升普惠金融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推廣免擔保、純信用、低門檻的小額普惠數字貸款服務。同時,面對基礎建設薄弱的鄉村,馬上消費輸出科技服務提供聯動支撐,依托科技興農舉措,實現個體農戶生產經營數字化,積極構建數智化區域金融服務體系,讓鄉村農戶能夠持久生產經營,將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鄉村振興:已成國家戰略,金融大有可為
2月25日,“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鄉村振興”成為“三農”工作重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新起點。進入“十四五”后,首份一號文件依然是關于鄉村振興,明確將“鄉村振興”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
金融作為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支撐,將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發揮關鍵作用。央行也頻頻出臺重要文件,全力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水平。
6月4日,央行發布《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將鄉村振興工作考核評估結果作為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職能的重要參考,督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支持力度。8月26日,央行等六部門再次發文,強調要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大幅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馬上消費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基本方略,發揮自身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等優勢,走出一條可持續性金融扶農新路徑。
今年6月,馬上消費就確立了“‘五個一’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在該戰略下,馬上消費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不僅要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還要從消費幫扶到技術賦能、從輸血到造血,更要從產業振興到人才振興。馬上消費能夠做到這些,關鍵在于自身的兩大優勢:普惠金融、科技創新。
金融為本:聚焦普惠金融服務,變“輸血”為“造血”
自成立以來,馬上消費就秉承金融機構的責任感,發揮金融科技優勢,精準觸達縣域、城鄉,持續發展面向縣域、鄉村用戶的數字普惠金融,在手掌之上、方寸之間為縣域、鄉村用戶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讓農戶能更加便捷、高效地享受到專業的金融服務,擴大再生產,實現“脫貧不返貧”,縮小城鄉金融服務差距。
馬上消費依托“金融活水”灌溉“三農”成果已初見成效。截至目前,馬上消費已經累計服務農村用戶2398萬、交易總額達2471億元,服務縣域用戶2956萬、交易總額達3624億元。
積極踐行普惠金融,馬上消費利用科技能力將資金精準匹配給最需要、最合適的農戶手里,將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價值,以此支撐農戶持續性生產,本質是通過“輸血”來增強貧困農戶的自我“造血”能力,可持續地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添翼:打出創新扶農組合拳,助力產業振興
馬上消費的鄉村振興戰略并不局限在數字普惠。通過科技創新,該機構不斷拓展農業全產業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打出了一套“助農貸款+科技助力”的差異化鄉村振興“組合拳”。
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馬上消費對接幫扶渝北區洛磧鎮的土雞養殖戶,實施智慧林下養殖項目,在數量檢測、健康檢查、自動稱重、環境檢測方面進行數字化改造,有效解決散養土雞行業痛點,提升附加值,帶動銷售,預計助農增收20%以上,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助力產業振興。
在科技助力行動之外,馬上消費積極開展消費幫扶行動,充分調動多方合作伙伴資源,多途徑地解決農產品(000061,股吧)銷路;1.3億用戶的潛在市場,馬上消費線上開設“鄉村振興專區”,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360萬元免息券/優惠券,支持用戶在線兌換助農產品,并在員工關懷、工會活動中,已累計采購農產品350余萬元。
此外,馬上消費聯合重慶百貨(600729,股吧)、本地農業龍頭企業載禾農業開展“鄉村振興購物節”,將鄉村振興的農產品搬上直播間,通過線上直播帶貨的形式,創新農產品銷路,幫助農民增收。
長計遠慮:授農戶以漁,提升可持續發展
更重要的是,馬上消費深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在數字普惠、科技助力的同時,還注重知識幫扶和金融知識普及,通過培養人才、普及金融知識等方式,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和能力。
馬上消費金融依托自研的音視頻呼叫中心,建設鄉村振興知識傳播平臺,整合課程資源、師資資源等資源,免費提供面向三農的網絡教育,特別是面向小鎮青年、退伍軍人和應屆畢業生這三大群體,培養鄉村振興骨干力量、創新創業帶頭人,增強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
與此同時,針對農民金融知識薄弱金融防范意識淡漠等現實性問題。馬上消費金融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建設金融教育示范基地,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全天候、常態化地開展金融知識教育活動,變單項輸出為雙向互動,以提高受眾信用意識和風險辨別能力,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提升數字金融適應能力,彌補城鄉數字鴻溝。
從行業上來看,馬上消費的基于科技創新的鄉村振興戰略,不僅為解決普惠金融難題貢獻了力量,還為金融行業提供了一種可持續性的鄉村振興新模板、新思路,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未來,鄉村振興戰略任重道遠。金融機構只有將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自身發展的進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法,方能實現企業綜合價值最大化和社會效益最優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