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會繼續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原則,持續深化金融業開放,一手抓好金融業開放承諾的落實,一手加快完善各項制度安排,推動系統性的制度型開放。”9月4日,在2021年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期間,“2021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首鋼園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講話中表示。
近年來中國堅持自主有序地擴大金融業開放,力度大、覆蓋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這場主題論壇中,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鄭薇分別發表主題演講,介紹了我國在銀行、保險、證券、資本項目開放等領域的最新進度,并透露下一步推動高水平金融開放的方向,要求繼續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好負面清單模式對高水平開放的積極作用。
金融對外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
陳雨露稱,近年來我國金融業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已經完全取消,業務范圍也大幅度放寬。企業征信、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的外資展業享受國民待遇。此外,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也在持續擴大,會計、稅收、交易等基礎性配套制度也在逐步與國際接軌。與此同時,外資金融機構正積極有序地進入中國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2018年以來,我國共批準了外資來華設立100多家各類銀行保險業機構、10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6家外資企業征信評級支付清算機構。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資者增持包括股票、債券、存貸款在內的境內人民幣資產共計1.27萬億元人民幣,顯示出中國金融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他給出了我國金融開放的最新數據。
周亮亦表示,2018年以來中國相繼出臺50多項金融對外開放措施,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新設各類外資銀行保險機構100多家。2020年進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14%,人民幣的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境外投資者紛紛加大中國金融資產配置。
在資本市場方面,方星海表示,近年來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助力我國資本市場形成更為良好的生態。今年1到8月,境外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QFII、RQFII等累計凈買入1717億元;截至8月底,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總計約3.47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為4.7%。
在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方面,鄭薇介紹稱,在取消額度限制的基礎上繼續簡化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完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的常態化發放機制。今年上半年為50家機構發放了306億美元的QDII額度。推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合格的境內有限合伙人的跨境投資政策研究和試點。在北京、深圳開展了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上半年有10家試點企業完成了備案工作,跨境收支金額合計72億美元,實現市場主體的需求。
繼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對于下一階段金融開放的方向,上述監管部門的有關負責人也從各自領域提出方向性的建議。
陳雨露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好負面清單模式對高水平開放的積極作用。優化監管政策,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和市場準入方面的開放工作幾近完成,但也要認識到一些監管政策仍有優化的空間。完善相關政策安排,可以為外資展業創造更好的環境。”陳雨露稱。
7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優化外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準入門檻的要求,完善金融機構母子公司跨境往來的規則,優化外資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方式和制度。“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他說。
此外,陳雨露表示,要不斷提升開放條件下的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與金融業高水平開放的要求相適應,央行將會繼續完善貨幣政策調控與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豐富政策的工具箱,構建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優化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加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框架,加快補齊金融科技監管的短板,將所有金融機構、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納入審慎監管框架。
周亮也提到了營造公平營商的環境。他表示,銀保監會將推動開放措施落地實施,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從要素開放向制度開放擴展,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的流程,加快構建公開透明、穩定可預期、內外一致的環境,鼓勵境內外金融機構合作共贏。
周亮還表示,引進國際優質金融資源,立足我國市場的優勢,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在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綠色金融、健康養老、風險管理等領域引入具有專業特色、經營穩健、資質優良的金融管理機構,豐富創新產品體系,提升金融服務質量。穩步實施金融業走出去,鼓勵中資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優化布局,強化服務,倡導聯合授信、銀團融資、共擔風險、共享利益。深化國際金融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金融規則制定,推動國內外監管規則標準互認,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反洗錢執法合作,強化金融科技合作和數據安全治理,筑牢金融安全屏障。
對于市場關注的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下一步的工作,方星海稱,一是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落實合格境外投資者新規,便利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二是進一步發揮香港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中的作用。支持境內外企業赴香港上市,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香港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是進一步加強開放環境下的監管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建設。堅持放得開、看得清、管得住的要求,加強對資本市場跨境投資行為和資本流動的監測和分析研判,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防范資金大進大出風險。
鄭薇稱,下一步將繼續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推進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完善外商直接投資的管理并做好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工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