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金融領域也開始積極借助這些前沿技術的力量來實現創新發展。“金融”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使得我國數字金融發展步入快車道,越來越融入到社會實踐之中。
近日,2021中國國際金融科技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以“數字金融體系建設與數字金融安全”為主題。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秘書長潘潤紅提出,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以普惠金融有力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助力應對疫情和服務民生,推動構建“敢做、愿做、能做、會做”的普惠金融服務機制,不斷完善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礎設施,有效開展普惠金融試點示范,積極參與普惠金融國際治理,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
除此之外,作為本屆服貿會八大專題展之一的金融服務展,也迎來了一百多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和企業線上線下參展。
在服貿會金融展示區中,數字人民幣場館和數字人民幣大道吸引了不少關注。數字人民幣大道了包含文創、書籍、餐飲等多種數字人民幣體驗場景;專屬的數字人民幣場館也有多家銀行、科技公司入駐。
作為支付清算領域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展示了網聯平臺作為首個基于分布式云計算體系架構的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在京滬深三地部署六個數據中心,通過自主創新多點多活設計,實現平臺系統的高性能、高可用、高擴展、高可控、高一致、高安全等全面高標準特性。
互聯網銀行的代表——微眾銀行也參與其中,集中展示了其服務小微企業的成績,讓觀眾充分體驗到互聯網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的魅力。微眾銀行現場設置有巨型手機屏幕,展示微眾銀行企業金融產品“微業貸”的產品特色。觀眾通過在屏幕上操作,親身體驗微業貸從申請到審批等智能、流暢的流程。據工作人員介紹,微業貸是一款線上無抵押的對公貸款產品,依托數字化、線上化服務能力,為全國各地的小微企業提供7x24小時的金融支持,為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微業貸已輻射27 個省和直轄市,累計觸達小微企業227萬家,為其中73萬家提供貸款,累計貸款金額超7100億元,約60%企業客戶系首次獲得銀行企業貸款。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不同行業、類型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側重往往不同,包括融資的周期、額度大小、資金應用環節等等。微眾銀行注意到了不同用戶群體在不同使用場景中的需求偏好,在實踐成績證明“微業貸”路徑可行性的基礎上,延伸出科創貸款和供應鏈金融等創新的普惠金融產品。據工作人員介紹,面對融資需求呈現周期性強、時間緊等特征的供應鏈客戶,微眾銀行的供應鏈金融產品能夠很好地滿足這種類型客戶頻急的融資需求。而面對輕資產、重研發的科創型企業,微眾銀行科創貸款產品則能滿足其對額度和無抵質押條件的需求。
據了解,微眾銀行持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不斷為普惠金融和小微企業發展賦能。日前,為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微眾銀行聯合深圳政府及擔保機構創新推出“政銀擔”線上批量融資擔保業務模式,不斷擴大該服務模式半徑并在湖南等地成功進行了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擴充企業融資渠道、支持企業快速發展的新路徑。
本次服貿會還有不少科技企業帶來全新數字體驗。在京東科技展區,不僅有這家企業參與數字人民幣開發的大事記,還有線下超市體驗區,消費者可以體驗用數字人民幣購物的完整購物流程,還可以在現場領取網購平臺數字人民幣立減券,讓用數字人民幣購物更便捷。
數字人民幣錢包是數字人民幣的載體。華大電子在本屆服貿會上,首次發布基于安全芯片的多種不同形態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加油站繳費、充電樁充電、交通出行、車聯網支付等廣泛的智慧民生以及小額高頻支付場景的需要。
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金融服務到達用戶的方式,延伸金融服務半徑,拓展金融服務類別,助力普惠金融健康發展。本次服貿會不少金融機構、科技公司悉數亮相,展現著數字經濟時代先進、包容、多元的理念,也展現了我國金融服務業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領先的服務水平,其中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也將在我國金融業開放發展的進程中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