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相機、一盞聚光燈、一只小龍蝦。在湖北省鄂州市澤林鎮余山下村的一間廠房里,董海波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并不是攝影師,而是為小龍蝦寫“成長日記”的鄉村“網紅”,小龍蝦在他手里變成了“網紅美食”。
董海波與蝦蟹結緣,離不開日益發達的網絡。大學畢業后,他當上了一家公司的無線事業部負責人。工作之余,他成為講述美食的網絡達人。董海波發現,城里人希望吃到原生態的味道,而家鄉的好東西卻難得賣個好價錢。他開始琢磨這件事,而且越琢磨越上癮:“借助電商,農民不僅可以找到更大的市場,還可以按訂單生產和銷售,既降低了成本,又降低了風險。”
隨后,董海波決定辭職回鄉打造自己的農村電商品牌,幫父老鄉親賣農產品(000061,股吧),并先后創建了2家公司——壹駿海實業有限公司和淘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壹駿海’做供應鏈,踏遍鄂州田野,尋找好的農產品。‘淘思’是電商銷售平臺,專門研究推廣。”董海波說。
“吃,不僅是要研究味道,還要研究客戶需求、銷售渠道、運輸方式等。我們要找潛在客戶,找到產品與客源的最佳匹配方式。”董海波點開自己的淘寶店,里面有他們針對不同群體推出的40多個鄂州農副產品。為了讓消費者在購買時更安心,他為每一個產品都配上了圖文并茂的“成長日記”。
“我們做的不僅是產品,更是服務和責任。”董海波說,自己從未忘記回鄉的初衷,“我們收購的農產品基本上都略高于市價,保證了鄉親們的利益”。
與收購價格的大度相反,董海波對產品品質要求極為嚴苛。“以前農戶的種養方向完全靠自己判斷,現在可以通過電商數據進行市場分析。顧客喜歡有機的、高質量的,我們就高價采購這類產品,鄉親們就會慢慢調整種養方式和結構。”董海波說,自己要做的是將農戶和市場連起來。(經濟日報記者 董慶森 柳 潔)
(責任編輯:符仲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