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信貸增長、防金融風險
對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三季度例會的解讀
全文共939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文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
胡文艷
正文
事件: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三季度(總第94次)例會在北京召開。針對會議內容的變化(見表1),我們簡讀如下。
一是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更趨謹慎。首先是對發展環境的判斷,三季度例會延續7月30日政治局會議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述,強調“疫情存變數,外部趨復雜,內部不穩固”;其次是對經濟形勢的分析,與二季度央行例會表述相比,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擔憂明顯增加,由“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調整為“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
二是貨幣政策目標已更多向“穩增長”傾斜。如本次例會新增“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表述,同時刪去“推動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平均衡”表述,反映出在貨幣政策目標中,“穩增長”的權重明顯提升。
三是穩信貸需求壓力增加。隨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貸需求不足問題凸顯,本次例會專門強調“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表明未來貨幣政策大概率加大邊際寬松力度,加快信貸投放尤其是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四是碳減排支持工具有望年內正式推出。對于貨幣寬松工具和支持領域,主要包括:其一,推動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加快精準投放,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保障其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其二,有序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全力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二季度例會“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表述相比,反映出碳減排工具或大概率已呼之欲出。
五是房地產政策放松概率低。面對近期國內部分房地產企業信用風險加快暴露的問題,例會強調“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表明在處理相關風險時,監管層一方面將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序化解、有序出清風險,維護好消費者權益,重點支持“復工復產保交樓”;另一方面將避免道德風險,要求違約房企全力自救,房地產政策明顯放松的概率亦極低。
六是繼續支持銀行補充資本。盡管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決策層堅持嚴抓“能耗雙控”目標、嚴控房地產融資、嚴壓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堅持不走“大放水”、高污染刺激經濟的老路,倒逼經濟全面向綠色、科技轉型發展;受此影響,預計未來企業信用違約風險或明顯提升、金融風險有所加大,為此例會明確強調要未雨綢繆,“支持銀行補充資本,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往期回顧
財信研究解讀央行一季度例會紀要:流動性穩步退潮,利率上行空間或有限
財信研究解讀央行三季度例會紀要:對四季度流動性不必悲觀
關注“明察宏觀”
識別二維碼
免 責 聲 明|
本微信號引用、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時,并不表明這些內容代表本人觀點,其目的只是供訪問者交流與參考。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微信號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閱讀者的一切商業決策不應將本微信號內容為投資決策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微信號所涉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號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任何責任。
本微信號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識和經驗客觀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見,投資者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對任何基于偏見角度理解本微信號內容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并保留采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微信號內容(除引用、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發表、引用或傳播。
本人對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明察宏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