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倩雯
[ 在善診大數據平臺的體檢人群中,40~49歲人群占比最高,6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合計占比不到13%,占比偏低。 ]
又到一年重陽節,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如何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再次成為社會熱點議題。而化被動看病為主動防病的健康體檢,對于健康風險更高的老年群體尤為重要。不過,從近期的一份報告來看,銀發族(60歲及以上人群)的體檢意識仍需提高。
擁有全國最大的體檢服務平臺的善診10月13日發布了《2021中國銀發人群體檢現狀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在參與健康體檢的人群中,6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占比不到13%,低于其他年齡段人群在體檢總人數中的占比。
銀發族體檢人群占比偏低,
但上升勢頭良好
報告數據顯示,在善診大數據平臺的體檢人群中,40~49歲人群占比最高,為23.86%;30~39歲人群亦達到23.23%。相比較而言,60到69歲人群占比為8.15%,7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占比為4.59%,6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合計占比不到13%,占比偏低。
盡管占比偏低,但銀發人群體檢人數的絕對數量在過去四年間(2017年-2020年)還是呈現了逐年遞增的態勢,每年的增長率均超過30%,最大增幅達64%。與此同時,2021年銀發人群平均體檢客單價也較上一年度增長約20%。由此看來,60歲以上人群體檢占比雖然不高,但銀發體檢市場上升勢頭良好。
報告顯示,2020年9月到2021年8月間,銀發人群體檢量TOP10城依次為上海、北京、廣州、天津、蘇州、西安、成都、武漢、青島、深圳,客單價TOP5城依次為深圳、北京、廣州、上海、南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銀發人群在體檢上熱情最高且最舍得花錢。
善診相關人士分析認為,當前,隨著人均壽命與醫療水平的提升,更多老年人愿意為健康投資,這為高端銀發體檢市場撐起了巨大增量。另一方面,隨著醫學常識的普及,以及大眾疾病預防意識的普遍提高,老年人對健康體檢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從性別維度看,60歲以下人群中,男女參檢比例分別為45%與55%,60歲及以上人群中,男女參檢比例分別為47%與53%。相較于男性,女性對健康體檢的熱情更高,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對自身健康情況關注度更高。
銀發族
更適合哪些體檢項目?
從善診發布的報告可以看到,銀發人群的健康問題,隨年齡增長不斷遞增。在60余項常見健康問題中,60歲以下人群平均健康問題數為6.17個,60歲及以上人群平均健康問題數為9.22個,后者比前者高出約50%。
與此同時,60歲以上人群的健康問題,以每5年平均0.45個的速度遞增。
銀發人群中,體檢檢出率排在前十位的疾病依次為甲狀腺結節、超重或肥胖、血脂異常、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心電圖異常、脂肪肝、幽門螺桿菌陽性、痔瘡以及頸椎曲度變直。其中,女性檢出的主要問題是甲狀腺結節、超重或肥胖以及血脂異常,男性則為超重或肥胖、前列腺增生以及甲狀腺結節。
作為60歲以上人群檢出率最高的疾病,甲狀腺結節更易“找”上女性,60歲以上人群中,女性甲狀腺結節檢出率比男性高出約15%。老年人群中甲狀腺結節檢出率TOP5城依次為上海、蘇州、北京、廣州以及武漢。此外,“60歲”是高血壓的性別檢出率分水嶺。60歲以下人群中,男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女性,而過了60歲,女性檢出率開始反超。
報告分析稱,對于中老年人群來說,每年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至少一次健康體檢,尤為重要。這一年齡段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的發病風險會明顯增加,再加上年齡增長,活動減少,導致代謝率降低,更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問題。
那面對林林總總的體檢項目,哪些是銀發人群最需要的?善診專家建議,銀發人群適合的體檢加項有胸部CT、腫瘤標志物12項、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幽門螺桿菌檢測、頸椎影像學檢查等;在性別特異項中,乳腺超聲、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TCT)、前列腺超聲等項目很有必要。值得一提的是,甲狀腺結節已成為老年人群檢出率最高的疾病,甲狀腺超聲檢查的必要性越發突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