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起,我國首部與數據安全相關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正式施行,同時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系統性、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也即將于今年11月落地,信息安全保護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近年來互聯網經濟和數字化的高速發展,如何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維護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將變得越來越至關重要。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捷信始終秉持“負責任信貸”的服務理念,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高度重視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并不斷引導用戶注重保持良好個人信用記錄、遠離金融風險,以切實行動為消費者構筑個人征信記錄的“防火墻”。
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個人信用已成為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需要每一個人養成良好的信用交易習慣、增強維護良好信用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應按照合同約定按時足額歸還貸款和信用卡等,若因一時疏忽,忘記或記錯還款日導致逾期,產生了征信不良記錄時,應盡快償還欠款。個人不良征信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若逾期情況已發生,首要任務便是全額還清欠款。此外,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不法分子尋機而入,個人信息被盜用、為他人借款擔保等情形層出不窮,很多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產生了不良征信記錄,對后續參與商業活動、個人求職,甚至是出行、住宿等日常生活都產生了一定影響。當“被不良征信”的情況發生時,捷信提醒消費者:切莫慌張,若遇到非自身原因而造成的信用報告展示信息有錯誤、遺漏,可向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因客觀原因無法本人辦理時,可委托親戚朋友代為辦理。特別注意,切勿相信所謂的“專業人員”以幫助“洗白”征信為由發來的短信或廣告!不要相信并遠離“鏟單”、“洗白”等廣告或騙局!時刻保持防范金融風險的警惕性,避免上當受騙、財產損失,以及個人信息泄露。
作為值得消費者終身信賴的優質金融服務伙伴,捷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引導用戶認識到保護個人良好信用記錄的重要性,幫助消費者提升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捷信不但在線上發布各類形式有趣、內容易懂的金融防詐騙小知識,還積極倡導消費者參加由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人民銀行黨委宣傳部主辦的“征信知識問答”線上答題競賽,助推全社會營造“學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良好氛圍。此外,捷信多次深入線下,面向青年群體、務工人群、老年群眾等各年齡、各階層人群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通過貼近生活的案例分析、情景劇還原、互動問答等直觀的方式,向消費者講解個人征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識別金融騙局,幫助廣大消費者提升個人信用保護意識、遠離金融陷阱。除了不斷幫助消費者提升金融素養,捷信還以切實行動維護消費者的金融安全,積極發展金融科技創新,大幅降低信用風險,用心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放心的金融消費服務。
現如今,個人信用數據的重要性和價值正在不斷提升,為更加全面地反映和保護個人信用狀況,央行已于去年啟動二代征信系統,協助廣大消費者及時關注信用狀況、養成守信的優良習慣。作為負責任的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捷信一直以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不斷引導消費者提升維護良好信用記錄及防范金融風險的意識,以避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未來,捷信將繼續發揮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企業責任感,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助推全社會營造良好、健康、安全的金融消費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