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期貨高聰 彭鑫
一、事件
2021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8%,農村上漲0.2%;食品價格下降5.2%,非食品價格上漲2.0%;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價格上漲1.4%。1—9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0.6%。
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農村上漲0.1%;食品價格下降0.7%,非食品價格上漲0.2%;消費品價格持平,服務價格上漲0.1%。
二、點評
(1)八大類價格六漲二降
9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下降2.8%,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約0.79個百分點。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下降28.5%,影響CPI下降約1.26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46.9%,影響CPI下降約1.12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2.5%,影響CPI下降約0.05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下降0.8%,影響CPI下降約0.01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12.6%,影響CPI上漲約0.08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9.8%,影響CPI上漲約0.18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六漲一降。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居住價格分別上漲5.8%、3.2%和1.3%,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價格分別上漲0.5%、0.5%和0.4%;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2.8%。
(2)食品板塊繼續拖累CPI,非食品板塊對CPI拉動明顯
CPI近期一直處于低位,但是結構性差異明顯,食品煙酒類對于CPI拖累明顯,目前已經連續四個月拖累CPI數據,9月份拉低CPI 0.79%;非食品板塊對于CPI拉動明顯,對于CPI的同比拉動目前已經連續6個月高于1%。
(3)豬肉對于CPI的拖累仍會延續
生豬期貨近期波動較大,10月10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收儲3萬噸中央儲備豬肉,并布局存儲在12個省份,受該消息的推動,10月11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觸及漲停,現報15285元/噸,漲幅7.98%,為上市以來首次漲停。但是目前生豬存欄仍在繼續增加,畜牧協會的數據來看,9月份能繁母豬數量下降3.9%但同比增加1.4%;9月份生豬供應環比增長11.5% 從目前數據來看生豬后續出欄壓力仍然會逐步增加。但從2到5月仔豬出生情況看壓力并不會太大。從目前來看生豬價格仍處于階段性反彈,能不能全面反彈到成本線之上需要繼續觀察。但目前生豬存欄與產能均處于歷史高位。未來生豬價格依然面臨壓力。考慮到2020年10月-2021年2月月度均價均在40元以上,生豬價格拖累CPI仍會維持段時間。
(4)未來需提防PPI向CPI的傳導
9月中下旬以來,全球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中國電荒、歐洲氣荒、英國油荒,能源供需矛盾不斷加劇,能源價格持續飆升,目前CPI中交通通信分項、以及水電燃料分項已經持續上漲數月。
(5)經濟增長動能放緩疊加資金缺口壓力,市場期待降準
國內處于類滯脹宏觀情境,市場期待降準。四季度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以及市場資金缺口,國內經濟增長動能減弱,PMI數據目前也不樂觀,財新中國PMI數據目前已經連續5個月下行,9月份數據為50%、中采PMI數據目前連續7個月下行,2019年11月份之后再次跌破50%臨界點。近期能耗雙控疊加電力供應緊張,廣東、江蘇、浙江等十余個省份陸續發布限電限產通知,東北三省居民用電甚至受到影響,“拉閘限電”多次沖上熱搜,“雙控”是倒逼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實現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須手段;短期來看,將加大供給端約束,進一步推高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和擠壓下游企業利潤,工業生產的放緩也會對經濟增速形成較大拖累。
除經濟下行的壓力之外,年內剩余時間也面臨較大的資金回籠壓力。10月份-12月份,市場將有32900億元的資金到期,11月份以及12月份市場將有1.95萬億的MLF到期,關注屆時央行續作情況。10-12月份同樣面臨較大的專項債發行壓力,近期監管部門要求,各地剩余新增專項債券額度需于11月底前發行完畢,不再為12月預留專項債額度,10月份以及11月份地方政專項債發行面臨較大壓力,市場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
近期雖然地方債大量發行以及全球商品大漲使得國內利率有所反彈,但考慮到經濟增長動能放緩疊加資金缺口壓力,央行或在四季度降準,國內利率料仍在低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