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23日電 互聯網越來越成為未成年人認識世界、學習交友、休閑生活的重要平臺。相比圖文和長視頻,短視頻因其簡明、生動、直觀的特征,為拓展青少年的眼界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和途徑。如何讓青少年在使用短視頻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增益,實現健康成長,成為社會、家庭、學校的關切點。
近日,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舉辦的“善用短視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短視頻平臺以視覺化、場景化的視頻,呈現了德育、美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內容,為未成年人提供了向美向上向善的網絡生活空間。
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小學德育研究所副所長王意迦曾就小學生的短視頻使用情況展開調研。調研結果顯示,通過抖音,青少年不僅可以接觸到課堂外的知識,例如學做手工、樂器,也能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擴大青少年的視野。同時,抖音青少年保護模式采取內容過濾、隱私保護等機制,給孩子們提供更多有益的內容,提升孩子們通過短視頻等互聯網媒介,獲取、使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觀看短視頻可以激發、強化青少年的藝術主體性。過去,大眾是觀賞和消費藝術的客體。而通過拍攝觀看短視頻,大眾能夠在藝術中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成為藝術的主體。“短視頻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將家作為‘劇場’,成為藝術的創造者”,王意迦表示。今年,北京電影學院的《藝術生活影像力:短視頻、直播構建大眾生活美學研究報告》也指出,短視頻、直播平臺降低了影像內容創作的門檻,讓原本高度專業化的藝術創作成為大眾日常。
開展互聯時代的創造性德育工作,需要有內在邏輯、內在鏈接的短視頻故事。通過觀看這樣的故事,青少年可以學會“充滿情感地思考,充滿理性地感受”。“在共同觀看中,與孩子建立起鏈接,才能知道他們的心理需求,幫助他們健康發展”,王意迦提到。(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