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總書記再一次強調了科技創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
這是由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多個國家級單位共同主辦的一場高精尖科技成果展覽,量子計算機、慧眼衛星、嫦娥五號等眾多面向世界前沿、國家重大需求的最新成果紛紛在這里亮相。
其中,由康佳設計研發的8K智慧大屏,作為超高清視頻產業的重大標志性科技成果,現身在了本次展會上。
萬億產業規模,無盡想象空間
早在2019年,工信部就聯合國家廣電總局和央視印發了《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明確了“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從政策上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和相關領域的應用。
據計劃預測,2022年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這是一片廣袤的藍海。
從高清到超高清,不只是分辨率的變化,還有用戶體驗的提升與使用場景的擴大。就像4G催生了移動支付、短視頻等新領域一樣,5G+超高清視頻技術必然也會創造更多可能。
今年的AWE展會上,康佳通過Micro LED 8K大屏上演了一場蘇繡現場直播,由央視綜藝《國家寶藏》嘉賓張雪現場演繹。其中最難處的細平繡與劈絲環節,絲線只有頭發三分之一細,依然能通過大屏清楚看見。對于藝術傳承而言,超高清視頻無疑有著巨大的價值。
事實上,隨著5G、AI等新一代技術的普及,超高清視頻已經在工業、安防、醫療、娛樂等很多領域都得到了應用。
專家認為,超高清視頻是最接近面對面的方式,是一種“高級傳播載體”。未來,人們和視頻的關系將不再是單向傳播,而是會有更多沉浸式的互動。甚至,元宇宙概念的興起,某種程度上也得益于畫面的愈發逼真。
數據顯示,近年來消費者在家庭屏幕的選擇上,呈現出“越來越大”的趨勢,平均每年提升兩英寸。隨著消費的升級,超高清視頻的魅力吸引了更多家庭的關注。
冬奧會:8K走入家庭的關鍵一步
回頭來看,8K產品從概念走到消費級,經歷了一個逐步普及的過渡階段。
——2020年5月,全國兩會在京開幕,新華社聯手康佳在全國五地開啟了一場“5G+8K”直播,該技術首次在國家級會議落地應用;
——2021年2月1日,央視總臺8K超高清電視頻道試驗開播,當年春晚全程采用8K制作并在這一頻道進行了全球直播;
——10月25日,央視總臺奧林匹克頻道(CCTV-16)及數字平臺正式開播上線,旨在發揮“5G+4K/8K+AI”的技術優勢,“全面展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精彩、非凡、卓越的奧林匹克新篇章”。
通過科創展上的康佳8K大屏,我們清楚地感受到了超高清視頻與體育賽事直播的“天作之合”。該屏幕采用了康佳自主研發的高性能4K/8K芯片,超高清信號解碼與運動補償技術結合,讓畫面真實、細膩、流暢,不會出現運動的抖動和拖尾,觀感體驗得到了很大提升。
據此前媒體報道,康佳旗下創投平臺康佳之星的“5G自由視角”項目團隊還是本屆冬奧會的技術供應商之一。在5G、超高清及個性化觀看等多種技術的共同加持下,“在家看奧運”會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而這也會是康佳8K大屏走進千家萬戶的一次絕佳機會。據悉,康佳在2017年底就已經完成了8K樣機的研發,2019年就實現了量產,可謂萬事俱備,只欠“冬”風。
乘勢而上,邁向現代化新征程
“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是一次榮譽的表彰,更是一聲奮進的號角。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潮下,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戰,尤其是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需要擺脫“卡脖子”風險。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成為了各種創新要素的集聚平臺。
全國創新高地的深圳有個知名的“90%”數據——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
超高清視頻產業就是企業帶頭科研攻關的案例之一。由康佳自主研發的8K顯示芯片獲得了工信部組織的“國際先進”科技成果評價,是全球唯一的雙路HDMI2.1/DisplayPort1.4單線傳輸的8K技術,即俗稱的“真8K”,彰顯了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突出成就。
據悉,康佳每年都在研發上投入大量經費,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提升10.31%。同時,康佳還門成立了半導體科技事業部,專注于半導體光電、存儲兩個領域的重點科研攻關。
隨著超高清視頻產業的飛速發展,康佳在半導體領域的成果開始凸顯了優勢,以Micro LED/Mini LED為代表的新一代顯示技術,成為了5G+8K融合應用的最佳終端載體,并帶動了一場顯示技術產業整體升級的浪潮。
科技創新是一場漫長的征程,在超高清視頻產業領跑的康佳等龍頭企業,需要“堅定自信,緊抓機遇”,持續發揮科技創新優勢,進一步拓展應用方向,給后來企業探索出更多延展空間。只有行業的通力配合、共同發展,才能實現技術的規模化與產業化,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