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白昊天)2022年全國兩會在京召開,3月5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談民強處獲悉,今年他將針對加快健全新車信息安全標法監管體系與防護能力提出建議。
談民強提到,國家數字化產業戰略加速了汽車產業新四化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出現與發展,使得汽車產品形態發生了深刻變化,正演化為可不斷進化的移動第三空間。據國家發改委預計,2025年中國的智能汽車滲透率達82%,數量將達到280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35年中國智能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由此,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
隨著汽車數字化的發展和智能化的加速普及,智能汽車因集成了大量攝像頭、雷達、測速儀、導航儀等各類傳感器,由此導致互聯網智能終端存在的遠程控制、數據竊取、信息欺騙等信息安全問題已經陸續出現在智能汽車上。談民強指出。當前汽車信息安全問題日趨嚴重,導致汽車信息安全事故頻發,帶來網絡數據安全與個人隱私信息安全,危害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人員生命財產損失,已引起國家重大關切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在議案中,談民強提出了三點問題。分別為:目前我國智能汽車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待建立、我國智能汽車的信息安全領域標法體系仍待健全、智能汽車信息安全監管體系待完善。
針對現存的客觀情況,談民強認為,行業迫切需要從國家層面出發,推動不同部門、不同產業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相互協同,共同構建標準化、系統化的汽車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標準法規體系和安全監管體系。對此,談民強提出了三條建議。
一方面,國家應引導構建跨行業協同的車聯網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議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以政策促進企業和從業人員提升信息安全意識,加大安全領域投入,提升信息安全的技術能力和整體防護水平,加快構建起跨行業協同的車聯網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加快建設汽車信息安全標準法規和監管平臺,提議國家網信辦、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相關部委聯合,通過統籌規劃,制定完善汽車信息安全標準法規,盡快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汽車信息安全監管能力和應急響應體系。
此外,各界可協同建立政產學研深入合作的汽車信息安全領域的國家技術創新平臺,建議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部門可聯合推動,鼓勵由行業領軍企業牽頭,聯合相關行業領域有影響力企業和高校院所及行業協會,建設國家級的汽車信息安全技術創新平臺,聯合開展技術創新與復合型人才培養,服務于汽車數字化轉型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