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于今年1月1日生效,意味著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正式啟航。
在RCEP生效實施的這2個多月中,這一超級自貿區給企業帶來多大實惠?又將如何促進亞太產業鏈供應鏈融合?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袁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CEP對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有推動作用。一方面,“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會讓更多企業在區域內部采購生產資料和中間產品,運距縮短再加上各方面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對于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袁波表示,RCEP也是一份開放性的協定,區域內部貿易投資的增長,必然會對全球產生外溢作用。“本區域內穩定的貿易環境、逐漸降低的貿易投資壁壘、逐漸提高的企業預期,這些都會吸引到更多的區外投資。這些投資會和各個市場的采購、原材料供應等環節加深聯系。這不但會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也會帶動全球產業鏈的發展。”
RCEP“真金白銀”的實惠
3月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前不久商務部會同五個部門印發了《關于高質量實施RCEP的指導意見》,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提升企業利用的能力和本領。
王文濤呼吁,各地、各部門特別是商務主管部門,包括一些機構,要幫助企業加強這方面的培訓,幫助他們了解RCEP的一些協定內容。他還呼吁,企業能夠自主網上查詢。未來隨著RCEP各方逐步降低關稅,希望企業能夠關注到原產地累積規則,這些紅利將會逐步釋放,企業將會獲得更多“真金白銀”的實惠。
近一年以來,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中國商務部入庫律師管健博士已經參加了30多場對國內企業的RCEP培訓,主要都是由地方相關部門組織的。管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各地企業在培訓過程中提問很踴躍,主要的關注點在關稅減讓等問題上。
寧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責任公司外貿部經理姚翔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企業在RCEP生效前,對日出口的產品關稅為3.9%,RCEP生效后,關稅直接降為0,而寧夏貿促會就RCEP政策已經給企業進行了培訓,在和日本客戶溝通之后,日本客戶和日本海關進行了確認,未來只要在2022年1月1日以后到港還沒清關的貨物,都可以享受關稅優惠。
具體談到原產地累積規則,根據RCEP協議,原產地證書和經核準出口商原產地自主聲明(即“原產地聲明”)均應被視為有效的原產地證明。
簡單而言,前者同中國-東盟自貿協定下的一種優惠性原產地證明書類似,后者申請的門檻較高。
管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海關此前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經核準出口商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具備資格開具原產地聲明的企業需要符合三個條件,第一是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第二是掌握相關優惠貿易協定項下原產地規則,第三是建立完備的原產資格文件管理制度。”
沙多瑪(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阿科瑪集團涂料助劑亞太區總裁劉斌的企業就屬于這類具有海關高級認證資格的企業。
劉斌說,今年1月1日零點,該公司獲得了由貿促會簽發的廣東省首份出口日本的貨物的原產地證書。而由于該公司是首批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同一天,沙多瑪成為廣州首批通過經核準出口商的認定并順利簽出廣州海關關區首份RCEP項下原產地聲明的企業。
劉斌解釋說:“原產地聲明與原產地證書的區別是,前者不需要第三方做資質證明的簽發,而后者只能由第三方出具。從RCEP生效開始,我們企業可以自己發原產地聲明,進口國在收到我們的原產地聲明時,也同樣可以享受到對進口關稅的減免。”
劉斌說:“根據從2022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經核準出口商管理辦法》,經核準的出口商可以對其出口或生產具備相關優惠貿易項下的原產資格的貨物,自行開具原產地聲明,無須到簽證機構申領原產地證書。”
“我們在亞太地區中國以外的主要市場是日本,但韓國、泰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市場也有涉及。”他介紹道。
值得注意的是,RCEP生效后,中國和日本間第一次有了自由貿易協定安排。
劉斌介紹說:“以前,一些產品出口到日本的關稅是2.6%,但RCEP從2022年1月1日開始生效實施,有了原產地證書后,這些產品的關稅率直接降至零。”
袁波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達成RCEP后,在之前沒有自由貿易協定安排、關稅壁壘水平相對比較高的成員之間,貿易創造效應會比較明顯。“比如,原先出口到日本可能有10%關稅,但現在變成零關稅,中間可能會有10個百分點的利差。這最終對出口方和進口方都是有利的,理想的狀況是這個好處讓大家各分享一半。”
亞太區域產業鏈深化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近期報告,疫情后中國出口的強韌使得亞太地區區域內貿易聯系和區域價值鏈的深化沒有減退。
報告顯示,該地區的區域內貿易份額從2019年的57.5%上升到2020年的58.5%,是1990年以來的最高值,這一數字也高于北美洲的水平(39.3%)。但如果不包括中國,這一數字將從2019年的38.4%滑落到2020年的38.2%。
此外,2021年前3個季度,亞太地區的貿易增長了29.6%,而全球貿易增長為27.8%。該區域內的貿易在2020年收縮3.1%之后,在去年前三個季度反彈了31.2%。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近期的發布會上對此回應道,亞太地區加強區域內貿易合作,有其獨特優勢和內在動力。一是要素資源豐富,市場規模巨大。亞太地區人口眾多,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強,互聯互通便利。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加速流動,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亞太地區國家相互支持,貿易往來日益密切,產業鏈合作更加緊密,體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二是RCEP的貿易創造效應。高峰說,RCEP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等統一規則逐步落地,區域內貿易成本明顯降低,貿易便利化水平會進一步提升,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協作更有效率。
高峰表示,中方愿同亞太各國共同努力,繼續加強抗疫合作,充分釋放貿易投資合作潛力,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亞太地區共同發展,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貢獻亞太力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