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徐景坤建議,大學本科階段實行4年至8年彈性學制,能給予有結婚意愿的大學生學習和組建家庭的時間自由。
在這之前,全國人大代表周燕芳表示,老齡化和少子化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此,她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包括“鼓勵和保障在校碩士和博士生結婚生育”。
代表委員們如此迫切地“催婚”,其根本還在于我國的結婚率的逐年下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人數只有814.33萬對,同比下降了12.2%。有專家預測,2021年的結婚率將進一步下降,結婚對數或跌破800萬對。
建議大學本科實行彈性學制
方便大學生學習和組建家庭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徐景坤建議,大學本科階段實行4年至8年彈性學制,能給予有結婚意愿的大學生學習和組建家庭的時間自由。
徐景坤認為,造成生育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房價、福利水平、養育成本等,低生育率會導致社會年輕人才和勞動力短缺,進而導致社會生產力下降。
對此,徐景坤建議,應該從教育、公共設施建設、醫療、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他建議,大學本科階段實行4年至8年彈性學制。現有四年制大學學制下,大學生有學業壓力,就業壓力,且無固定經濟來源,結婚條件不成熟。如果實行彈性學制,能給予有結婚意愿的大學生學習和組建家庭的時間自由。
“現在的年輕人讀完大學、碩士和博士之后,年齡已偏大,要面臨工作和婚戀雙重壓力。”徐景坤表示,在不犧牲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建議縮減小學至高中學制,將九年制義務教育法改成小學5年,初高中5年的十年制義務教育。
該建議引發大家的關注,相關話題沖上熱搜。對此,有網友表示,本科期間更應該夯實基礎,而不是結婚。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彈性學制有利于尋找人生方向。
“鼓勵在校碩士、博士結婚生育”
物質基礎和政策保障也要跟上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周燕芳表示,老齡化和少子化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此,她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包括“鼓勵和保障在校碩士和博士生結婚生育”。這條建議一經報道,就迅速登上熱搜。
澎湃新聞評論道,從本質上說,在校碩士和博士生結婚,并不是個問題。婚姻法規定的結婚條件,從來也沒對身份作出過限制。至于生育,也是法定的、天然的權利,碩士或博士當然是可以的。
但是放到現實中,我們要理解這條建議的初衷。在傳統認知里,結婚生育屬于“成家立業”,和“負笈求學”不是一個人生階段。建議的目的,是讓這兩個階段部分重合,理想情境下,一些在讀碩士、博士確實可以提前生育,進而提升整體的生育率。
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理想情境”下。且不說學業繁重的碩士、博士,能不能勻出精力來構建家庭,就從物質基礎來說,他們就會迎面撞上各種困難。
結婚生育非小事,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這都意味著一筆巨大的成本開支和精力投入。即便是有固定收入的職場打工人,尚且有不少人感到吃力,那在校的碩士、博士,他們又有多少能力去安頓好家庭?
不過,困難也不是不能解決,正如建議里所說的鼓勵和保障,而且保障顯然比鼓勵更重要。
結婚率連年下降
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
國家統計局官網信息顯示,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披露了2020年的婚姻登記情況。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官方統計的結婚登記人數共計814.33萬對,較2019年減少了113萬對。這也是自2013年達到1346.93萬對后,連續7年下降。
杭州為單身青年舉辦相親大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結婚率降低了,人口出生率自然也是在同步降低了。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并且創下了1978年以來的新低,2021年的凈增人口只有48萬人。
結婚生育非小事,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這都意味著一筆巨大的成本開支和精力投入。無論是本科生結婚,還是鼓勵碩士、博士結婚生育,保障顯然比鼓勵更重要。如何才能讓青年人愿意結婚,成了這次兩會兩會代表委員們的關切。
例如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建議,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建立公立婚介組織,組織上牽線搭橋,提高適齡人口結婚率。此外,熊思東還建議對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人口進行免費定期體檢。
還有全國政協委員于欣偉建議,打造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教育輔助、社會教育影響的三維婚戀教育模式,將婚戀教育設為高校學生必修課。
總而言之,通過這些覆蓋面廣泛的建議也能看出,生育意愿的促進只能是個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點滴改善,營造一個生育友好的整體環境。我們對此應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一個長遠的時間軸里,持之以恒的努力。
編輯|王月龍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對|何小桃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