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27個省份新冠疫情態勢復發上揚,國家藥監局于3月13日再次批準的五家新冠抗原監測試劑盒產品注冊申請的消息因此備受社會關注。據信息披露,五家企業分別為北京萬泰生物、北京熱景生物(688068)、天津博奧賽斯生物、重慶明道捷測生物和北京樂普診斷。
這一動作,說明3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得以快速推動。至此,包括北京華科泰生物、南京諾唯贊、北京金沃夫、深圳華大因源、廣州萬孚生物(300482)在內,累計共有10家企業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上市,為“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監測模式提供有力的產品保障,將更有利于抗原檢測這一補充手段在特定人群中進行“早發現”的篩查,從而增強對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效率。
這些醫療健康和生物科技類企業在疫情中迅速出圈,離不開自身強大的R&D科研能力。但作為需要長期投入人力物力研發的高成長潛力企業,他們背后更離不開來自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的資金支持。鈞山資管的私募股權基金,便是在這個領域投資布局早、覆蓋全面的一家。
布局疫情防控關鍵領域,助力抗疫成果多
累計獲批的10家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的企業當中,有多家都是鈞山私募股權生態圈所覆蓋布局的企業,如圍繞酶、抗原、抗體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機材料進行研發的諾唯贊,主營全自動醫學檢驗流水線、化學發光系列和快速診斷產品的博奧賽斯,以及專注感染性疾病防控的華大因源。
除此之外,在疫情防控多個關鍵領域,也活躍著鈞山私募股權生態圈多年來布局的企業,為數年來新冠疫情防控中的核酸及抗原檢測全鏈條、智能快速診療、疫苗研發、臨床治療、病毒變異研究和互聯網在線服務等多環節貢獻力量。
如在核酸檢測及抗體檢測方面不斷創新提高效能的卡尤迪、圣湘生物、之江生物、義翹神州、魚躍醫療(002223)、華大智造等;在智能快速診療方面用智能科技手段更好地幫助醫生排查鑒別潛在病人的聯影、邁瑞醫療(300760)、推想科技、影領科技等;在新冠疫苗領域成為港股疫苗第一股、剛剛獲批序貫加強免疫接種的康希諾生物,以及致力于新藥和疫苗研究的凱因科技、瑞博生物、吉因加科技等;在新冠特效藥方面不斷發力的開拓藥業、復宏漢霖,以及因新冠口服藥商業化潛力巨大而受益的小分子CDMO龍頭藥德康明;在線醫療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便利調配醫生和專家資源線上問診咨詢的平安好醫生、妙手醫生、美年大健康等。
早期入局,堅持長期價值投資,收獲多個IPO
鈞山私募股權基金在2014年便開啟了醫療健康行業的布局。這一年,可以算是國內醫療健康股權投資的分水嶺。基于數十年在醫療領域的不斷追趕和積累熱身,在2014、2015年,隨著高端人才的回歸、國家陸續出臺多個科創利好政策,以及醫療和教育需求的快速上升,國內醫療健康行業便開始進入爆發期,成為未來十年極具價值增長性的領域。
但醫療健康行業本身因“高精尖”的特性,更需要耐心、長期的投資來從初期便開始支持。中國與國外不同,尤其與美國相比,這個領域的投資起步晚,直到2013、2014年才開始有醫療投資人獨立出來或者是機構內部孵化成立專門的醫療基金。
且醫療健康企業本身研發周期長,相比單一基金,鈞山則是通過資金體量更大、可以覆蓋更廣泛、追蹤和評估更全面、投得更專業和精準的私募股權母基金,來實現自身布局——不僅“投早、投小、投新、投長”的支持早期、小型且具備社會價值的創新企業,而且會在偏中后期的基金或項目進行配置,充分利用自身在此領域PSD策略的豐厚積累,尋找“播種”與“收獲”的最佳平衡。
更重要的是,醫療健康專業性極強,投資門檻高,對基金管理人的專業和行業背景要求都非常高。秉著“專業人做專業事”的理念,鈞山資管為重視對于相關基金的調研選擇,優中選優。如今,鈞山私募股權基金已經與數十支專業頭部醫療基金合作,在全球市場直接或間接投資醫療健康類企業超過1000家,實現了從研發(CXO、SMO、自主研發)、制藥(創新藥、仿制藥、中藥)、醫療診斷(生化、分子、免疫)、醫療器械(大型設備、高端耗材)、分銷零售(代理批發、藥房零售、醫藥電商)到醫療服務(醫院診所、互聯網醫療)等環節的生態全覆蓋。
“廣泛覆蓋、行業深耕、風險分散”的投資,讓鈞山在近兩年的醫療健康大生態圈領域投資表現出色,分別收獲了20個和37個在國內外IPO上市企業,包括基因檢測第一股“貝康醫療”、癌癥早篩第一股“諾輝健康”、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諾生物”等,實現了可觀的回報。
而更可觀的是,充分引入和利用社會資本力量,助力醫療健康行業近十萬億產業規模的快速發展,以及眾多估值數十億、數百億獨角獸的不斷出現,推動中國醫療健康事業的持續進步,讓鈞山更彰顯出了自身的社會價值。未來,鈞山資管也將持續通過私募股權母基金進行能力輸出,用長期的、有溫度的資金,最大程度地為推動中國科創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